主演: 斯宾塞·斯通 / 安东尼·萨德勒 / 亚历克·斯卡拉托斯 / 朱迪·格雷尔 / 珍娜·费舍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又名: 15:17 巴黎列车(台) / 15时17分,启程巴黎 / 15:17开往巴黎 / 15点17分到巴黎 / 列车危情
类型:剧情片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法 年份:2018 时长:94分钟 状态:HD中字
豆瓣精彩点评:东木这次不知道是被制片人坑了还是被编剧坑了,这啥啊,惊险的动作戏就最后十几分钟,前面竟然一大段很土锤的欧洲游记,谁要看这个,拿几张自拍拼成蒙太奇知道这几个哥们儿去过哪儿不就行了!但那样电影可能就只剩下三十五分钟了… 平凡人成为英雄的故事当然可以拍,但这个电影不及格
近年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似乎特别钟情于执导传记片和出镜纪录片。前有铁血真情的主旋律作品《美国狙击手》,然后是争议丛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萨利机长》,在人物片的道路上,伊斯特伍德已经给出了两套影视化“答案”。
于是,当选择将那场2015年发生的真实恐怖事件,以电影的形式“重现”和“解读”时,伊斯特伍德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前的要么中规中矩的宣讲“典型材料”、要么宣泄人物煎熬的内心。于是,就有了“英雄演自己”的《15点17分,启程巴黎》。
坦率的讲,为平民英雄树碑立传,本身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本来,该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任何争议性“正能量”,当然也不具备深入探讨的必要,况且,三位拼命英雄夺枪、制服、救助的全过程,不过是短短的十几分钟,所以,《15点17分,启程巴黎》注定不可能重复伊斯特伍德此前的套路。
不过,习惯于另辟蹊径讲故事的伊斯特伍德,确实想出了一个讲故事的新方法。让三位英雄自己扮演自己,更有利于无限接近“真相”;从英雄们的少年琐事,一路“回顾”到事件发生之前,自然解答了“让他们为何能挺身而出,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
说归来,在《15点17分,启程巴黎》中,伊斯特伍德最想要的,就是动用一切方式,试图逼近“真实”。
然而,对普通观众如得着,“大师的创新”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惜一切的“真实”,让这部电影看起来犹如纪录片,另一方面,如此细碎而断裂的“往事回顾”,对于完成塑造人物、控制节奏的任务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的存在。
虽然,大师尽力了,但这部电影的冗长“回顾”部分,不仅没有给本作加分,反而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即便用了这么大段的片长,三位英雄人物依然犹如“纸片人”,自然无法清晰明确的解答“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个简单的问题。
人物性格立不住、前后剧情莫名断裂,是《15点17分,启程巴黎》难以逃避的“硬伤”,即便如普通观众的得着,都没办法把这件事讲“圆”。或许,“大师的创新”总会“很激进”,总会“冒风险”,于是,总逃不过一些“好事的小白鼠”的“无知差评”吧。
得着说 | 拿兴趣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