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刷到了《卡特教练》的一个剪辑视频,转而去搜了电影去看。很震撼。一部15年前上映的电影,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缩影。现在来看,依然是很现实的社会状态。卡特作为篮球教练,改变的不仅是孩子们的篮球战绩,还有学习成绩,甚至是整个的人生走向,虽然他自认为只是个篮球教练,而不是老师,但是他却做到了很多老师所没有去做的事。
最好的剧本,来源于生活。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现实的问题值得去思考。
1、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其眼界。
电影中的篮球少年大部分是来自richmond社区的黑人底层家庭,身边充斥着犯罪,他们平时也都是用着带有歧视性的语言称呼着自己;他们的家长只看到那一点眼前的未来,大专的球探,或者一场重要比赛的球探,尽管卡特让他们看到了他们的孩子更光明的未来,但是依然遭到他们的抵制;学校的校长只关注着篮球队的成绩,而不在乎那些孩子是否能毕业,是否能上大学,因为这所学校只有50%毕业率,那些毕业中的孩子只有6%能上大学。
突然想起《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的那种决心。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一直生活在richmond社区里的人,他们的判断都是基于对这个社区的认识所作出的,kenyon和他女友的这条线,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人要不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开阔自己的眼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2、人是自私的,关注的只是自己的领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私心。学校的老师觉得给卡特提供学生的成绩单出勤率等超出了他们的工作范围,增加了工作量;校长觉得卡特只要将篮球队带好,至于其他的不是他的职责范围;甚至是那帮少年想的也只是他们为球队的贡献,而不是其他的做的不好的地方。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官员只在乎自己任期内的政绩得失,而不管是否对当地有益,对人民有益;老师只在乎自己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管学生的思想道德;自媒体关注的都是怎么博人眼球,即使发布的内容多么不符合三观。人有私心无可厚非,但是在明显的大是大非面前,起码还是得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3、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也同样重要。
电影的最后,与弗朗西斯高中的比赛。虽然两队实力有明显差距,一个是全美最好的几个高中之一,而richmond去年还是一个只赢了四场的球队,但是比赛直到最后一次进攻才分出胜负,虽然最后输了,但是依然可以昂着头离开,收获的是比结果更重要的东西。
在现在的快餐经济下,结果往往是最重要的指标。甚至很多人会直接告诉下属,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结果。但是殊不知在过程中,我们能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眼前的结果。就像在现今应试教育下的高考,高考成绩只是一个短暂性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你在整个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心态调整等其他的知识。这些都会对你人生起到作用,高考只是人生的小的近路,但却不是唯一一条。所以永远不要放弃。
4、有时候你的改变,是要颠覆其他人所依赖的日常
电影中的卡特教练,对于孩子们的改造,实际上是他一个人去挑战大众的认知,挑战其他一个制度。让认可老师提供学生的成绩等,虽说增加了老师的负担,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作为老师对于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的成绩的不在乎,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篮球生成绩不好是既定的事实,很难改变,也不想改变,但是卡特一出现,就变相的证明了他们自身觉悟或是水平有问题,对于他们日常社会地位有了冲击。古往今来,改革者往往会受到各方阻力,正是因为变革会对其他人习惯的生活造成冲击。
卡特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想改变这些现状,这群孩子也很幸运有了卡特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要不然他们或许是街头上的混混,或许已经因为犯罪而锒铛入狱,或许每天为了生活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去奔波。
最后送上电影中的台词作为结束: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我们恐惧的不是我们的现状,而是未来那个强大的自己。
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
比起黑暗的一面,我们更怕光明的一面。
your playing small does not serve the world.
畏畏缩缩并不能改变世界。
we are all meant to shine, as children do. it is not just in some of us; it is in everyone.
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发彩。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当我们有所成就,也会影响别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