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菜单

人气:加载中...

唐山大兄 (1971)

豆瓣7.8分

主演:李小龙  田俊  衣依  苗可秀  林正英  

导演:罗维  又名: Fists of Glory / The Big Boss

豆瓣精彩点评:其实是想给三星半,不过本片的确是中国功夫片的奠基石。后来才知道,原来本片有两个版本……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腾讯视频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优酷视频

需安装西瓜影音播放器

西瓜影音

剧情介绍

文(原创)/米克


《唐山大兄》一部香港嘉禾电影公司1971年出品的影片,是李小龙四部半功夫电影的第一部。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当时嘉禾公司刚刚起步,为避开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的优势市场,选择积极开拓东南亚和台湾等外围市场。这部《唐山大兄》就是嘉禾开拓东南亚市场的一部作品,在泰国曼谷周边拍摄。

其实香港电影不是专拍给香港人看的。中国各地电影人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大批转移到香港,称为“南下影人”。这批电影人才,五六七十年代在香港延续了解放前中国的电影文化和产业。当时一家独大的邵氏电影公司的邵逸夫则是在新加坡开电影院线起家的,后于五十年代后期转战香港成立制片公司,一路战胜其他电影公司成为一家独大的行业翘楚。

香港电影业的主要观众基础是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所以我们看《唐山大兄》里的演员除了李小龙外都是说的国语普通话,李小龙不会说国语普通话,在影片中是说的粤语,他是用的配音。

这也是为什么嘉禾会选郑潮安的故事素材来拍成电影。郑潮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泰国华侨里是一位知名人物,具体事迹不详,估计和影片里说的那样为底层华人劳工出头,在当地还有他的铜像。影片是小成本投资,没有大牌明星,基本演员都是新人,李小龙当时也还没出名。这种选题策略起码可以保证泰国及东南亚的华侨去买票观看,保证基本票房。

影片一开始是由导演吴家骧指导,后来因为和李小龙不和,撂挑子不干了,由当时嘉禾最主要的导演罗维接手。李小龙在美国受的教育,又在好莱坞拍过片,所以和香港当时的电影圈不是在一个轨道上。据说经常越俎代庖,导演的活他也想干。

前面说了香港电影圈里都是中国内地解放前的电影人,基本说来延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东西,比如论资排辈呀,先来后到呀,讲面子,讲话含蓄等。互相之间前辈喜欢收干儿子。比如《唐山大兄》里的刘永,就是导演罗维的干儿子。同辈之间也喜欢结成把兄弟,比如导演胡金铨就和李翰祥、宋存寿等七人结成“七大闲”,沈殿霞和邓光荣是干兄妹。陈自强自己没有儿女,将手下的明星们都叫儿子女儿。这种将社会关系内化为儒家文化的家族伦理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点,源远流长,好比古时候的桃园三结义,吕布见一个老大就认干爹等。

其实作为新中国的大陆人,不太能体会那种忠义礼信的儒家文化传统了。咱们和传统文化是有断层的,至于怎么断了层,原因大家都知道,就不直说了。

当时在香港台湾及我们称之为海外华人那里这个文脉可是没有断过,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到为什么导演吴家骧要撂挑子不干了,因为实在是太没面子了。像吴家骧这种老一辈电影人都是从基层一点一点熬上来的。导演上边只对制片人负责,下边演员和剧组所有人都要听导演的。又是在外地拍片,没有权威哪里行的通。况且这种小投资里也都是些新演员,巴结导演还来不及呢。偏偏李小龙不吃这一套。

李小龙说实话不是个中国人,我的意思是说文化上的。他的文化感觉其实是美国的,所谓黄皮白心。美国人讲求的是个人主义,讲效率,讲个性,有话就直接说没什么顾忌,所谓美国民主不过是让人讲话的制度。这一点就体现在李小龙身上。比如在武打设计上,之前的香港电影在武戏上直接上承中国戏曲。在电影作为大众娱乐项目之前,戏曲是中国的大众娱乐。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戏曲虽然慢慢的退出,但一大批戏曲人却转入了电影行业,以至于电影在中国一开始是叫影戏的。别的不说,《唐山大兄》里的武术指导韩英杰,也就是电影里的留着八字胡的大老板,是香港电影资深前辈级武术指导,就是北京富连成科班里练出来的。

其实在六十年代里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在华人电影市场掀起过一波热潮。据说台湾有个老太太一连看了100场。其实就是把戏曲用电影表现出来。邵氏六十年代的新派武侠片里武打设计也是借用了京剧里的样式。拿李小龙的话说就是打来打去就是不死。他不明白那本来就是按假打设计的。就像中国古画里的意境一般,重意不重形,含蓄内敛,可意会不可言传。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于是,李小龙在《唐山大兄》里就在武打戏上和导演直接干上了。导演说张彻的戏里,演员身上挨了十多刀,还能接着打。李小龙说我一脚就能结束战斗,一脚一个可以连踢三脚,于是导演给他起了个李三脚的外号。事情很快到了两个只能留一个的地步,于是邹文怀调走了吴导,在台湾拍片的罗维主动请缨。

接手的罗维,吸取了上一任的教训,给了李小龙很大的自由。你说一脚一个咱就一脚一个,不过李小龙也做了一些妥协比如跳弹簧床来跃起。反正是个小投资,即使是栽了,也无损我导演罗维的英名,于是罗维基本上对李小龙的意见来者不拒。

电影只花了20多天就拍出来,由于经过换导演风波,后边又按照李小龙的意见改过,所以剧情方面是不连贯的,有硬伤。

一开始原先的导演对剧情的设计,大体是这样的: 新人郑潮安在前辈许剑的带领下与工友们一起反抗邪恶的老板,救劳苦大众于水火,这种双男主角的英雄戏,参考的是张彻导演的狄龙加姜大卫的双男主英雄故事组合套路。看一下当年的票房排行榜就理解为什么这么设计了。当年除了《唐山大兄》其他前十位的电影基本都是张彻加狄龙加姜大卫的天下。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我们知道后来成片的《唐山大兄》按照李小龙的意思做了彻底的更改。前面郑潮安作为一个农村刚出来打工的青年形象有点“农村老赶儿”的意思,这个设定应该是为后面田俊的角色许剑做配合的,一个老成一个年青互相呼应的。作为英雄电影故事,一个内设的基本逻辑核心就是英雄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像传统的行侠仗义,在古装片里还说的过去,在这种现实题材里就得好好埋设铺垫,使得人物的行为比较合理才行。像一开始许剑出场就打欺负良善的流氓,接着帮助沉迷赌博的老马一家,还给他们钱生活。标准的传统大侠行侠仗义人设,以此人物设定作为东南亚广大底层华人观众的精神寄托,让他们在电影制造的侠义梦境中暂时忘记现实的不公。所以本片原来的设定,田俊是男一号相当于狄龙的位置,李小龙是男二号相当于姜大卫的位置。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开头戏里,李小龙基本是个打酱油的,既不能打(乡下母亲的嘱托不能打架),还不能多说(三叔让他人家问一句你答一句)。然后女主角衣依饰演的巧梅一开始就有和李小龙的互动戏。两人的感情戏应该原来设计是一条贯穿全戏的辅线。之后老板强抢巧梅,郑潮安英雄救美,打败老板,这是为了私情,虽然合情合理但比许剑的大侠无私仗义到底是差一个档次。这样的设定,李小龙怎么会干,他是准备要出大名的。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所以,当把前一位吴导演搬走后,李小龙就在新导演罗维的默许下,把后边的剧情就改的完全和前面不在一个调上了。首先大侠必须是我李小龙,田俊饰演的男一号肯定是改不成男二号了,于是就让他死掉,大侠直接让我来。这是乱改呀,直接把前面的故事基调给换了,人物性格也接不上。在中国文化语境的故事里,做好事的好人哪有在故事中间就被坏人一刀捅死的,还是个寄托弱者希望的侠士,那叫好人没好报,但李小龙觉得合理,第一你功夫不行,第二好事都叫你做了,我往哪里摆?。你看影片中田俊中刀倒地后下一个镜头很突兀的转到了李小龙的脸部特写上面。后面的戏基本就是李小龙的独角戏了。首先他开始打了,而且一下子就打了十来个人。好多观众很纳闷为什么李小龙拖到那么久才开始打,这就是原因了。李小龙其实自己比看戏的观众还急呢。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其次女主角的戏,李小龙也要改掉,因为衣依演的巧梅这种传统贤惠型的古典形象,在李小龙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他觉得太不靠谱了。于是首先郑潮安在厂长的酒席上面喝醉了,并和那个什么女过了一夜,早上起来还在那个什么院门口碰上了巧梅(这倒是给这部电影加了一点喜剧味道),然后上工后又被工友们抛弃成为异类。这是美国电影里的套路了,讲的是个人与环境的矛盾和苦闷,这和前文的侠义精神已经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再往下走,电影就看不下去了,罗维或者是嘉禾的邹文怀应该是又出手说服了李小龙,电影于是又回归了之前的侠义路线。首先安排巧梅继续被老板抢走,其实这都多余点了。然后安排老板杀死所有工友,为最后的决战积累情绪上的气氛,其实这也是不可能了,之前工友已经和郑潮安决裂了,要把他当工贼赶他出伙。罗维知道这部戏前面和中间已经是断开了,只好开始补救,为了最后这一段接上前面的侠义套路,为了培养气氛,甚至让李小龙抱着那个骂李小龙最狠的李昆工友的尸体,脸贴脸缅怀了半分钟。最后又加上李小龙在河边做思想斗争这场戏为最后的死拼找理由。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奇葩的是,电影其实还有一段被剪掉的戏的,是李小龙要求加上的。内容是这样,李小龙从河边下定决心去找老板拼命前,先跑去那个什么院来了一发。神清气爽后,这才开拔,临走时还顺走了桌子上的半包饼干吃。所以我们在结尾段落,他在老板大门前时,会看到他比之前的镜头手里多了一个纸袋。按照李小龙的说法,郑潮安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加上这个戏会比较合乎人物性格。这就能看出李小龙脑子里是没有侠义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他所有的是西方的实用主义。好在最后邹文怀把这一段给剪去了。

浅谈香港电影《唐山大兄》:一部开创香港功夫片类型的拼凑之作电影看完后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拼凑感比较强,故事缺乏正常的戏剧节奏感,平铺直叙,段落之间虽然可以顺序衔接上,但观众情绪没有一个统合,是散乱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苗可秀的戏份加的有点太不把观众当回事的意思。一个与电影故事毫无关系的角色,导演竟然给个拉近的特写,并多次出现。这种没有艺术原则的操作是香港电影出不了世界级导演和作品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不影响电影上映后票房大卖,这主要是李小龙在武打上的真功夫这个高效卖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老派的武侠电影已经过了他的辉煌期了,电影观众也在新旧交替,李小龙正当其时。本片成功开启香港功夫片这一新类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开宗立派的一部作品。

这部《唐山大兄》其实李小龙也是相当不满意的。所以,在从嘉禾拿到自编自导权力后,他用《唐山大兄》的故事架构做了一个自己满意的电影--《猛龙过江》。


2020年6月8日星期一下午(暑热始来)

动作片唐山大兄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唐山大兄剧照,唐山大兄hdbd高清版,唐山大兄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唐山大兄》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