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菜单

人气:加载中...

大兵的烦恼 (1960)

暂无评分

主演:猫王  朱丽叶特·普劳斯  

导演:诺曼 陶洛格  又名:

豆瓣精彩点评: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腾讯视频

剧情介绍

了解一战的读者,无不知道一战堑壕战的残酷。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先发制,2000门火炮连续7天的疯狂炮击德军阵地后,10万名士兵展开突击冲锋!德国机枪手从地堡里爬出,马克沁机枪的交叉火力网让英军士兵寸步难行,德军在40公里的正面,每隔100米就有一挺马克沁机枪!德军机枪手加大仰角,打出的子弹都是抛物线,400多挺马克沁打出的子弹像雨点般砸向英军士兵,有的子弹竟然从肩膀进入贯穿至手腕。加之德军采取火力交叉法,英军一天就死了两万多人,伤亡超过6万!结果就是后来交战双方都采取堑壕vs堑壕的打法,再也没人敢面对堑壕式阵地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集团冲锋!


"


▲一战时期的堑壕

那时候的堑壕都布有密密麻麻的铁丝网,有坑道,有发电机,有电灯,能打牌,能睡觉,能吃饭,有茅厕,和堆死人的地方!面对这种作战形式,手雷和迫击炮被大量应用,但这些武器都是老生常谈的,今天要介绍是一种大棒子,它的样子活像金箍棒,学名就是爆破筒!

"


听说当标题党能当“帮主”!谁不想当帮主?今天帮主当定了!帮主今天讲讲大师兄的史诗级武器,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

▲来吧弟兄们!帮主今天恭候大家!

"


▲神棍在手!天下我有!

其实“爆破筒”是中国的说法,严谨的讲应该叫做“班加罗尔鱼雷”!他是一名叫做 “麦克林托克”(mcclintoc) 的驻印英军工程师在1912年发明的,他在“ 班加罗尔” 驻地设计了出了这种爆破器材用于破障清楚铁丝网。它钢管填充炸药制成,头部安装有圆锥形保护帽,可避免在粗糙的地面发生磨损,同时也可使其更容易插入乱草丛生的铁丝网中。铁管的另一端则为安装引信,通过导火索和雷管引爆后可以在铁丝网中开辟长1.8m、宽3m左右的通路!因为长得像鱼雷,所以取名为“班加罗尔鱼雷”(bangalore torpedo)。

"


▲以色列特拉维夫军事博物馆陈列的早期“班加罗尔鱼雷”

“班加罗尔鱼雷”在一战时候开始慢慢的被英法联军使用。由于堑壕战的特殊性,大规模的集团冲锋已经不太可能,小规模渗透突击和破袭战术成为常态,而破障清除铁丝网是小股部队必须要做的。 “班加罗尔鱼雷”则可以在铁丝网中为部队开辟通道,以供人员和装备通过。

到了二战 “班加罗尔鱼雷”被美军发扬光大,美军大规模装备的长1.5米的 m1a1型“班加罗尔鱼雷”,成为部队中清障的主要武器。其中在“诺曼底登陆”中,面对德军在海滩锯齿状角锥、浅滩中的斜插木桩、木制防坦克三角锥组成的“隆美尔芦笋”, m1a1型“班加罗尔鱼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斜插木桩、木制防坦克三角锥、铁丝网加地雷被称作“隆美尔芦笋“

其中经典二战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有很细致的描写!

d日,登陆部队被德军以“隆美尔芦笋”+碉堡交叉火力覆盖的组合,将盟军登陆士兵“拍”在了沙滩上!这些滩头障碍物也是一开始抢滩登陆时没有装甲部队配合的主要原因。

"


▲“隆美尔芦笋”让装甲部队无法抢滩登陆,交叉火力让盟军伤亡惨重!

男主角,米勒上尉带领士兵到达d1缺口集合点,但是大部队被打散,面对德军的防御工事与制高火力点,士兵无法展开攻势,他们躲在土坡下面,上面就是铁丝网和障碍物。

"


▲米勒上尉带领士兵到达d1缺口

"


▲士兵们束手无策

"


▲弟兄们被炸飞,如何扭转这颓势呢?

如何才能逾越这些障碍拔除火力点呢?于是“神器”出现了!

"


▲米勒上尉命令把“班加罗尔鱼雷”拿过来,注意影片中的英文”bangalore“

"


▲工兵送上来的”棒子“上面写着m1a1

"


▲工兵安装引信,”棒子“上写着“bangalore m1a1”

"


▲装填引信,准备插入障碍物中



"


▲弟兄们跃跃欲试,都准备好了!

"


▲注意英文“fire in the hole”!这次不是枪或手雷,而是能爆炸的”大棒子“!

影片继续,后面的就是狙击手干掉制高点的德军士兵,德军的碉堡被美军拔除!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

"


▲d1缺口处打开,后续部队蜂拥而至!

美军的mia1型“班加罗尔鱼雷”,标准弹药箱内备置相对应的引信盖子,装填引信盖的一端向己,圆锥头为向敌!

"


▲这就是爆破清障m1a1型 “班加罗尔鱼雷”

《拯救大兵瑞恩》真实的还原了“d日”那场惊心动魄、血肉横飞的战斗。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班加罗尔鱼雷”这样的破障神器,还要死多少人?!

"


▲苦海无涯,爱恨情仇,错综复杂,用“班加罗尔鱼雷"解决这一切的烦恼吧!

抗战期间,日军也大批量装备制式 “班加罗尔鱼雷”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九八式爆破筒“!这个被中国军民广泛熟知,而且从抗战时期,中国就称呼其为”爆破筒“。

"


▲日军“八九式”爆破筒

日军的“八九式”爆破筒广泛用于战争时期,筒内装混合炸药,成分为36%的tnt与64%的黑索金,使用拉火摩擦延迟引信,延迟时间6-7秒!而其使用方法别出心裁,丧心病狂! 可以用98式50mm口径工兵迫击炮发射,也可以几根捆在一起用步兵曲射炮或迫击炮发射!另外这种爆破筒还可以几根连接成1根,即将圆锥头拆下对接另一根的尾部!无论哪种使用方式,爆破杀伤威力都相当惊人! 对我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伤害!

"


▲日本东京“三勇士班加罗尔鱼雷”雕像

而在中国,提起爆破筒,我想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无名高地上,面对4倍于己的美国机械化师,王成用步话机喊出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最后拿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

"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烈火金刚,屹立人间,英雄的赞歌,传遍三千里江山!——《英雄儿女》

"


▲《英雄儿女》中手持爆破筒的王成

"


▲美国大兵面对这种“自杀式袭击”确实吓得够呛!


而志愿军所使用的爆破筒,就是缴获的美制m1a1型 “班加罗尔鱼雷”,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生产或装备制式爆破筒。

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发现爆破筒这种“长棍子”不能像“如意金箍棒”似得伸缩,士兵装备起来行动不便!

"


▲手持爆破筒的士兵活像“大师兄”,行动不方便!


面对爆破筒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中国还研制出了gbp112型柔性爆破筒。该型柔性爆破筒可以弯曲,一节节的,更方便携带,而且还能排爆请雷。

"


▲工兵的柔性爆破筒,似乎看着也不是很方便携带

爆破筒的发明至今已经100多年,各国很多国家仍在装备!美军现役m1a2型 “班加罗尔鱼雷”采用了 黑索金、粘结剂及增塑剂合成的塑性炸药。

"


▲美82空降师工兵的m1a2型“班加罗尔鱼雷”

“班加罗尔鱼雷”排障排爆成本低,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时至今日依然被各国使用。

"


▲美海军陆战队工兵使用m1a2型“班加罗尔鱼雷”破障

大部分国家的现役型“班加罗尔鱼雷”都没有摆脱早期的样式,拿起来个个都是“大师兄”!

"


▲“大师兄”慢走!

今年农业频道曝光了最新式的柔性爆破,能弯能直,这种爆破筒采用多节设计,内装短节钢管,可弯曲和盘卷,在山地丛林地带作战远比刚性爆破筒容易携带和使用。

"


▲手持最新型柔性爆破筒匍匐前进的工程兵

这种新式柔性爆破筒全长1.4-1.5米, 盘放直径25~30cm, 全重小于3.5kg

"


▲国产新式柔性爆破筒

看来爆破筒在被发明了100多年后,还将被继续使用,老兵不老,仍将续写新的传奇!

"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嘱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云来娶我!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武备君。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喜剧片大兵的烦恼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大兵的烦恼剧照,大兵的烦恼hdbd高清版,大兵的烦恼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大兵的烦恼》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更多

相关影片

HD
HD
HD
HD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