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请恕孩儿不孝。子由此去参加科举,若不能中得榜首,就无颜回来面见父亲母亲了。到时还请父亲母亲不要寻找,子由自有去处。请恕孩儿不孝,不能在父母身前一尽孝道”
苏清浅,字子由,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十岁中童试,十二岁中乡试,现年十八,却仍是不能取得会试名次。非人之过,乃时事不通也。
这次进京赶考是苏清浅给自己最后的机会,如果不能成功,他就要学那李太白一手剑,一手酒,纵情江湖,游历人生。
苏清浅此时一人上路,没有带书童,随身背了一个书箱,里面除了日常用品就是他最喜欢的书,盘缠也仅仅只是带了一百两白银,十两黄金,在苏清浅的印象中,一个人最穷应该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无视了父母的哭喊,下人的服饰,苏清浅一个人毅然决然地走出了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