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花岗岩的山脊
一株树,这就够了
甚至一块石,一道小溪
池泊里的一片树皮,也够了
-------------- gary snyder
八月快到了,油柑成熟了。
海边的山路上,到处都是油柑,和棯子不一样,棯子都是一大片一大片满山遍野,油柑是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从不成群。但是满满的挂满枝头。
正是最热的季节,爬山累的头干舌燥的时候,吃一颗,解暑提神。初入口,清脆,酸涩。然后甘甜清爽满口。
合浦客家人有一首民间情歌唱道:
女:油柑白白盟剥开,
小妹靓靓盟好连,
爱吃油柑到八月,
爱连小妹到来年。
男:油柑白白涯爱剥,
小妹靓靓涯爱连,
爱吃油柑到八月,
几时等妹到来年。
从石壁监狱出发,沿着海边的凤凰径,一路上山下海。沿路草木繁盛。除了油柑,毛棯也开的很艳。常见的五色梅,白花鬼针。海边成片的剧毒海芒果,可治感冒发热的假菠萝。
第一站是狗岭涌,它位于香港大屿山西南的一条河涌,亦指其东边的一个95米高的山丘及海岬,与分流接近。它是凤凰径第七段和第八段的交接处。
自1982年开辟以来,较多人士到此游览。1902年香港政府在此树立屿南界碑,显示清政府割让新界给英国政治最南端的边界.
狗岭涌营地是香港最美的营地之一,不仅在水清沙白的海湾,营地里还有小桥流水,树林,幽径,凉亭,观景台和各种古迹。
下一站,分流湾。
康熙廿三年(1684年)撤銷遷界令後,分流炮台再度設防,成為與深圳的南頭城和赤灣炮台成為復界之後的三大海防要塞。
“迁界令又名迁海令,是清朝政府为对付明朝遗臣郑成功在台湾的明郑王朝,以断绝中国大陆沿海居民对其之接济,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采纳黄梧的建议,将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并将房屋焚弃,不准百姓复界。这项措施对明郑有一定打击成效,不过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当时包括两广总督周有德、广东巡抚王来任等一些地方官员均请求复界。”
沿鳳凰徑步行穿過「番鬼塘」,
6世纪,佛朗机人(今葡萄牙人)抵达中国南部沿海,曾占领大澳一带兴建补给据点,后在屯门一带被明朝军队击退,史称屯门海战。当时的据点,被居民称为“番鬼塘”(“番鬼”为粤语词,以前指西洋或西洋人),一直留存至今。
过大澳二村,就到了大澳。
大澳有一个考古学遗址,叫做盐田遗址,可上溯至石器时代,但固定而可稽考的人类部落则只有三个世纪的历史。
大澳是香港现存最著名的渔村,村落部分位处大澳岛上。大澳的水乡风情独特,故有“香港威尼斯”之誉。大澳位处离岛上,远离烦嚣的市区,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响,所以仍旧保留早期香港的渔村风貌。大澳风景秀丽盎然,水道上的高架屋──棚屋,是渔民的居所。河、涌有秩序地穿插于一排排的古老棚屋建筑群,烘托出独特的渔乡风情。[4]在建筑材料方面,棚屋一般由杉木、坤甸木和红木等木材建成。1950-1960年代的棚屋多为尖顶设计,而1970-1980年代就多采用平顶[5]。大澳传统的咸鱼、虾酱和鱼肚远近驰名。踏足大澳,游客会感受到浓烈的海味味道。
古樸的漁村面貌,在大澳仍然保留下來。南中國蛋族居民生活的習俗與居住棚屋的生活特色仍能在此找到。鹹淡水相匯的大澳沿海,是紅樹生長的合適地方,白鷺鳥在海邊悠然飛翔,美麗動人。珠江河海交匯的海面,中華白海豚穿梭騰躍。大嶼山西南海岸,現今已成為生態旅遊、行山人士喜歡遊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