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看到最后,我终于还是忍住了,没哭。
在赵东来局长喊出那一声:开火!的时候,赵局长心中闷烧的焰火瞬间就随军舰上的几枚炮弹发射了出去,炮弹飞行的时候,拉出了长长的烟雾,那时是我最想哭的时候。等炮弹一举将叛军的坦克群炸得稀巴烂的时候,那时是痛快!等吴京跟老爹打得满脸是血的时候,那时是血腥,每一拳溅血的捶打都让我感觉肉痛;等众人托着吴京单手举着国旗坐在卡车顶部的时候,这时就有点做作了。
若不是因为大家都在谈论《战狼2》,我是不会去看《战狼1》的,《战狼2》是《战狼1》的升级版。
一、打斗装备升级(战1就用了直升机,战2飞机坦克巡洋舰);
二、作战地域升级(战1作战区域在中国跟别国的交界地带,战2直接就去非洲拍了);
三、演员配置升级(战1就吴京跟余男我认识,战2把李达康书记,赵东来局长,说相声的于谦都请来了);
四、男女情感升级(战1余男跟吴京是恋爱的初级阶段:互相喜欢,战2余男直接就让吴京签结婚申请报告);
五、故事内容升级(战1讲的是吴京杀了毒品大佬的弟弟,大佬替弟弟报仇的常规故事;战2直接涉及到中非这几年的国际友好合作战略,爱我中华者,虽远必援);
六、战2更加强调爱国。(战1在剧末只是抬出来了犯我中华者那句话,战2剧末直接把国旗、护照都亮出来了,一种强烈的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便在此刻冉冉而生);
七、个人英雄主义升级(喜欢吴京的人,看了战2会更加喜欢吴京,不喜欢吴京的人,看了战2还是不会喜欢吴京)。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原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卷十七“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用在现在的局势,现代人稍微将其改编了一下。这句话跟战1的剧情不是很搭配,用在战2还可以,毕竟非洲更远。
纵观吴京参演的那些电影电视剧,大都以打斗为主,《战2》让我感觉中国除了李连杰、成龙、甄子丹很能拍武打戏以外,吴京也很能打。可是吴京那张脸长得太可爱了,特别是在更年轻的时候,笑起来大大的酒窝,纯纯的笑容分明就是一副书生样儿。不信,你可以回看吴京早期的几部电视剧《太极宗师》、《小李飞刀》、《功夫小子闯情关》,剧情里面的名字都取得很文艺,当你看到早期的吴京,你只想去保护他,一直想去保护他。
到了近些年吴京开始转型,涉及军事题材影片,开始走硬汉路线了,《我是特种兵》就是个例子。吴京肩膀越来越宽,身上的肌肉越来越厚。明明可以靠拍青春偶像剧吃饭的,偏偏要跟他那张清纯的脸过不去,要靠打架来吃饭。打架就打架吧,总觉得吴京的眼神里面少了那么点东西,恨人恨得不深邃,不够冷,不够狠,眼神跟脸上的肌肉容易动来动去的。
归根结底还是吴京那张脸的原因。如果吴京哪天开始翻拍《海豚湾恋人》、《流星花园》这类青春偶像剧了,我一定会去看,看看如今的老腊肉是如何带我们穿越时空,刷新我们少年时期的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