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昨天下午虽然阳光灿烂,但是,寒风割面,冷得生疼,好像小刀在脸面切割。可以预计,次日肯定是大冻大寒的清晨。
我在暖和的被窝里翻身,一股寒气随即入侵被里,凉嗦嗦的感觉,好像要穿透皮肤,进入机体,渗人骨髓。气温明显下降了许多,室温也随着明显降低了。
清晨,添加了羊绒衫,手指还是觉得寒冷。先烧开水,自来水阀门冻住了,自来水成了不来水。幸好洗漱间的自来水忠于职守,随阀门打开,依然哗哗流淌,避免了自来水的罢工风潮。
昨晚, 孙子到学校去了,今天的大寒冷,肯定让莘莘学子受点委屈了。而今,人们都受不了这些异常天气的折磨。正在思虑孙子如何抗寒的同时,一个白雪皑皑的画面出现在脑海。
那是遥远的过去,那是我的童年,那是民国时期。
妈妈鼓励我好好砍柴,允许我和弟弟到表姐家去吃甘蔗,这个许诺的诱惑力大无比,驱使我加倍发奋。
表姐家种植甘蔗,每年都要給我们送来许多甘蔗,这年特地邀我们到他家去,让我们吃个痛快,还可以自己扛一些回来,省的他们送了。我也早盼望着这一天,更加卖力地砍柴,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农事。
那天北风呼呼,乌云满天,妈妈觉得天气寒冷,趁机兑现许诺,让我和弟弟一同去表姐家,要快去快回,人家实在挽留,也只能住一宿,次日上午必须回家。
表姐家在富岱口,从我家(鲍坑)的富岱口,要经过漫长的山坞路,翻过一座高山,俗称富岱岭,而后沿着山中小路到富岱,从富岱到富岱口,比较开阔,全程大约十里,都是没有人家的山坞小路。
我俩毫无畏惧、兴高采烈地出发了,经过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翻越一座高山,这座山北面对着我们村子,基本上是台级型的山地,种植小麦;翻过山巅,南坡也是梯形山地,属于富岱村民耕种。山脚下是山涧小溪,一条小路七弯八曲的从山脚沿小溪,经过一个房屋不多的小山村富岱,再走三里路,来到视野开阔的河边小村庄富岱口。走了近十里路,不觉得疲乏,丝毫没有严寒的感觉,而是走得热气腾腾,浑身暖和。富岱口在渐江旁边,比较开阔,河风比山风更大。我俩被甘蔗引诱,只盼望早点吃到甘蔗,其余的感觉都被屏蔽了!俗话说,孩子屁股头三把火,是不怕寒冷的!何况而今不要干活,而是专程来品味诱人的甘蔗呢!
表姐看到我们来到,赶紧煮鸡蛋、做饭款待。表姐夫随即带我俩去地窖里取甘蔗,在冰凉刺骨的溪水中清洗甘蔗,也不在乎,只想早点吃到甘蔗。
老天不断地刮风,而且连带着雪花,真是老天有意留住我俩,安心地在表姐家享受清闲,尽情享乐。本来下午就要回家的,现在是理所当然的住上一宿了。
次日,四野茫茫,白雪覆盖大地、房屋,道路上的积雪已经掩埋脚背,其他地方积雪更深,天空还是阴沉沉地,我们按照妈妈规定,上午要回家了,表姐再三挽留,“下雪天,多住几日也是可以的,不算违反规矩。”看看天空,已经停止飘雪,表姐的挽留不能动摇我的决心,我俩还是执意返回。表姐和表姐夫也无办法,左右邻居帮忙劝阻,也不能改变我的行动,在我心中,妈妈的话,说一不二,只知道妈妈的规定是不能通融的。于是乎,表姐一家只好无奈地让我和弟弟各自扛上甘蔗回家。千叮咛万嘱咐,一路小心!
当我俩穿过村庄,踏上无人行走的山间小道时,艰难困苦就在面前展开,积雪覆盖了道路原野,分不清哪里是路,深一脚,浅一步,经常滑倒,有时分辨不出,该往哪里走?!只有按照地形和记忆,探索着前进!这个困难大大超乎想象。既然已经上路,就不能回头了。
好不容易来到山脚下,要扛着甘蔗登山,谈何容易:分不清登山路,一捆甘蔗扛在肩上,前头会抵到山地,没有法子前进。于是,将一捆甘蔗在雪地上拖,沿着山地的倾向,判断行走的去向,一点一点的登高前行。这是山地中间的路,随地势变化,没有悬崖峭壁,也没有荆棘挡路,只是麦地被积雪覆盖,不知道积雪深浅,从地磅高低间隔,可以判断山路走向,我们已经不是战胜寒冷的事,而是要判断去向,否则不能翻越山头,迷失方向,天黑以前不能下山,怎么办?
那时弟弟只有六七岁,比我小五岁。我俩艰难地一点一点地登上富岱岭,甘蔗捆是散开了又捆起来,随后又拖散了,再捆,好在我有捆扎柴草的经验。疲劳和汗水战胜了艰难的雪地行程,登上山巅,眺望群山,全是白雪覆盖,难得一点苍翠的树枝。眼前正是:
群山飞鸟绝,路径形踪灭。唯有俩孩童,山巅搏积雪。
登顶的喜悦刚刚上心头,麻烦接着来了。眼睛被白雪刺激,视力不好了,一切都是白的,更加分不清下山的路。靠北坡的山地,积雪更加深厚,雪地上没有一点痕迹,下坡山路更加艰难!我俩干脆坐在厚厚的雪地上,拉着一捆甘蔗,一起滑雪,顺着山地雪路,往下滑。这样,比上山要轻松点。但是,一捆甘蔗,散开了又捆起来,拖了一段路,散开了,小手冻得麻木,捆扎甘蔗也不灵光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团弄到身上,湿了衣裤,和汗水在一起,渐渐有寒冷的感觉。但是,我俩克服各种困难,没有哭,没有泪,却有逐渐离家越来越近的喜悦。
一路麻烦不少,总算都过来了。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时间,只是在下山之后,有点饥肠辘辘,疲劳饥饿寒冷都向我俩袭来,坚持到最后,平安回到家。
回到家里才知道,衣裤湿了,鞋子破了,妈妈没有责备,反而夸奖我俩不怕严寒,守信用。我急于用热水洗脚,妈妈马上告诉我,手脚经雪水浸泡后,不能用热水洗,也不能马上烤火,否则,容易肌肉坏死。必须用干布擦干,换上干衣服,妈妈给我和弟弟按摩,把我冰凉的手脚放在她怀里,让手脚逐渐回暖。这次弟兄雪地行走,无意中伴随我到老年,而且铭记住冻僵后的处理办法。妈妈的爱温暖我的手脚,温暖我的心,一直到如今!
飞添写于 2016.1.24。
一滴净水:触景感怀,回忆往事。真真切切地记录了一件儿时既苦又趣之事。母爱与爱母融为一体,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