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六旬老汉每天都要去地里干活,回来还要被儿媳数落,嫌他一分钱挣不到,天天要把他赶去外面打工挣钱,儿子懦弱无能,对此一言不发,老汉被逼无奈,只好离家外出打工。
老李是一位偏远农村的农民,本来有三个孩子,但天不遂人愿,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三娃一个,老李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三娃拉扯大,到了适婚年龄就给他娶了个媳妇凤巧。
本以为可以享享清福,没想到凤巧和三娃两人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以致老李每天都得去地里干活养活他俩,回来后还要遭受儿媳的埋怨。
这天老李干活回来,凤巧在屋里跟三娃念叨,你爹没房没车没钱,吃得不少,活干得挺少,别人家的父母都去打工赚钱了,你爹怎么不去,屋外的老李听到后十分痛苦。
凤巧觉得只靠种地赚不到什么钱,就跟三娃商量着打算养猪挣点钱,但是垒猪圈需要石头,三娃不想去,于是凤巧打算让老李去拉石头,夫妻俩一唱一和,逼着老李上山拉石头。
老李不想看到儿子儿媳为了这件事吵架,就硬着头皮拉着车去山上拉石头,老李搬石头时不小心摔倒,磕破了腿,本想着用泥巴糊住伤口,不想被来村里普法的建军制止。
建军帮他用纱布包扎伤口,看到老李年纪这么大还一个人来拉石头,便询问他是否被子女虐待,老李急忙说不是。
建军看到他惊慌的表情,猜测他的子女对他不咋地,就给他普及了儿女不赡养的法律知识。
老李回到家,凤巧又开始指责他拉得太少,老李说在拉石头时不小心摔倒,凤巧认为老李是因为不想干活在跟她使苦肉计。
三娃撩开父亲的裤腿,看到他腿上的纱布,跟凤巧说爹真的受伤了,凤巧却问老李哪里来的纱布。
老李说是来村里普法的人帮他包的,还给他普及了儿女不赡养的法律知识。凤巧觉得老李跟建军说这些,是想要告他们,于是要跟老李分家。
此事一出瞬间引来全村人围观,村长儿子李飞知道这件事后告诉了自己的老爹,村长来到老李家为他主持公道,老李不想看到儿子儿媳吵架,阻止了村长,打算离开村子外出打工。
面对村长和李飞的挽留,老李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没脸呆在村里了,跟两人道别后就往村外走,走到半山腰不小心晕了过去,正巧被卖馒头的郭虎看到,于是把他带回了自己家。
看到老人无亲无故心生怜悯,郭虎跟妻子商量着把老李留下,老李呆在郭虎家的这段时间,一直帮忙看孩子、做家务,郭虎还认了老李当干爹,一家人其乐融融。
距离老李离开已经半年了,凤巧三娃两人坐吃山空,三娃只好自己去打工赚钱,三娃先是找到了李飞,想到他的建筑队工作,但李飞瞧不上他对老李的所作所为拒绝了他。
于是三娃来到县城,他发现街边有很多散工在找工作,他也照葫芦画瓢弄了块牌子,但是他抢不过其他散工,还被人推倒在地。
三娃见此只能来到面馆吃面,顺便问了问面馆招不招人,遗憾的是面馆只招女工,眼看找不到工作,三娃只能灰溜溜地回村里。
回家后,凤巧嫌他没本事跟他吵了一架,村长来找三娃,告诫他做事要先做人,三娃问村长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村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把老李找回来,老李在家帮他们看家,三娃凤巧两人努力工作,过不了几年,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三娃算是听到心里去了,但他却不知道去哪找。
三娃听了村长的教诲,又来县城里找工作,看到有饭店开业,于是来问饭店招不招人,这一次三娃终于找到工作了,每天在街上叫卖馒头,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家饭店正是郭虎开的。
三娃每天每天看到别人家母慈子孝,脸上满是羡慕,算起来老李已经离开家一年了,深夜三娃躺在床上,回想起自己的父亲离家时的场景,不禁泪流满面。
转眼间,老李的生日要到了,郭虎打算在饭店给老李过大寿,三娃作为员工在生日这天也来到了饭店,当他看到郭虎爹的时候眼里满是震惊,这不是自己的亲爹吗。
三娃很快回村告诉了凤巧,凤巧推测郭虎是老李的私生子,郭虎的饭店一定是老李拿钱开的,凤巧带着三娃来到饭店闹事,追问老李是否有拿钱给私生子开饭店。
老李只能忍痛说出事情的真相,郭虎夫妇看到他们如此过分,就跟他们打了起来,饭店工作人员知道三娃夫妇的所作所为后,把他们赶了出去。
三娃和凤巧更加认定,是老李出钱给郭虎开的饭店,两人合计着,通过法律要回老李的钱,三娃和凤巧找到建军,建军决定亲自找老李了解状况。
他来到郭虎饭店,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痛恨起了凤巧和三娃的不孝。
凤巧知道建军帮不了他们,又来到了法院,可是由于证据不足,法院不受理,凤巧只能剑走偏锋,又来到饭店前闹事,这一闹郭虎的饭店也开不下去了。
老李不得已只能回到村里,把这一年多郭虎给他的零花钱给了儿媳,告诉他们自己没有家产,郭虎的饭店也不是自己帮他开的,希望他们不要再去闹事了。
郭虎夫妻知道老李放不下儿子,提议让老李有空多去看看三娃,老李隔天又给三娃送了东西,三娃用老李给的钱买了点肉,正在炒肉时村长来了,村长让三娃好好种地,来年有个好收成。
老李从村长那听说三娃要开始种庄稼,就冒雨给三娃送来了种地必需品,告诉三娃不要天天想着别人欠你啥,要自己努力,三娃想让父亲跟他一起回家,老李拒绝了。
第二天,老李因为昨天淋雨发高烧住院了,李飞把这事告诉了三娃,希望他去医院看看,凤巧来到医院以为老李要去世了,就合计着要怎么分家产。
郭虎听到后火冒三丈,气的说要是两人再不消停就去法院告他们,凤巧三娃听到后就怂了。
两人回到村里,建军和警察正在等他们,原来建军把他们两人告了,这时老李突然坐车赶来,老李觉得三娃还是个孩子,现在混得不咋地,要是再加上行政责任,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于是苦苦哀求建军放过三娃和凤巧并在全村人面前说,自己一年前是自愿离开的,儿子儿媳没虐待自己,自己现在过得很好。
看到老李边说边哭,村长也在全村人面前证明,老李一家很和谐,没有触犯法律。。郭虎不想老李为难,也证明三娃夫妇没到他的饭店闹事
凤巧三娃两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一顿下跪道歉,使得老李和郭虎夫妇都原谅了他们。
现实生活中啃老的人有很多,三娃在老李的溺爱中长大,凡事都想依赖老李,渐渐地,他已经失去了独立自理的能力,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
因而长大了还只会啃老,从来不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只懂得从别人身上索取,甚至在凤巧欺负老李时不发一言。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父母过度的爱,会摧毁孩子对生活的积极性,对孩子可以爱,但不可以溺爱。
老李因为失去了两个儿子,所以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三娃身上,格外溺爱,在生活中对三娃无私奉献,什么都为他着想,就算三娃对他再不好,他也要顶着圣母光环,甚至在他触犯了法律的时候还要帮他脱罪。
这种教育方式让他直到30岁还一事无成,一遇到问题就抱怨社会不公,从没有想着去提升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味地满足他的要求,不教育他明辨是非、独立自强,只会让他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老李的遭遇确实很惨,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