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自在小姐
图|网络
电影《薄荷》讲述了一个温柔善良、人畜无害的妈妈,亲眼目睹了丈夫和女儿被黑帮杀害,诉求法律后却发现黑帮与“法”实属“蛇鼠一窝”,绝望中化身复仇者,绝地反击的故事。
该片由法国导演皮埃尔·莫瑞尔执导,詹妮弗·加纳主演,故事虽平淡无奇但詹妮弗·加纳出色的表演加上皮埃尔·莫瑞尔精彩的拍摄让剧情紧凑、充满激情,快节奏、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精彩的打斗场面给人以视觉享受。
本文将以影片人物形象视听分析,来解读影片关于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为一部女性电影詹妮弗·加纳成功塑造出一个温柔、善良、坚强、勇敢的复仇妈妈形象,其又带着一点点小女人的感觉。
女主角人物视听分析
首先,从人物造型上来看,影片的回忆部分,女主是一个长头发,穿着长裙,精致的妆容,满眼温柔妈妈,而当她5年后再次出场的时候,干练的短发,小麦色肌肤,紧实的肌肉,身穿一个防弹背心一条深色牛仔裤,与之前的弱女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一个人的转变,让观众更直观的看到她消失的5年经受了怎样的磨练。
其次,从电影情节来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女人复仇的故事,影片中有两点矛盾冲突:1、家人死后坏人被无罪释放和女主想要的正义形成冲突;2、女主在杀黑帮加西亚时看见加西亚女儿而犹豫与她要手刃仇人形成冲突,这两点都可以看出女主是一个坚强勇敢但又内心无比柔软善良的妈妈。
再来,从细节上来看,作为一部女性电影,影片用了非常多的细节来表现女性视角下一个女人复仇的形象,女主拿走法官家和女儿同款的小鹿玩具,送给在公交车上遇见的酗酒老爸的孩子,还拿枪要求酗酒老爸立刻带孩子去游乐场玩,这样的细节让人物更加细腻柔软。
她逃进了之前和她有过节的富人妈妈的家里,她用枪威胁富人妈妈不要再说自己女儿的名字,这非常符合有仇必报的一个小女人的形象。
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女主受伤后用卫生巾盖住伤口止血,这让本来如“杀人”机器的她瞬间变的有血有肉,原来她坚强的外表也会受伤,卫生巾又显示出一个女人的无助,而卫生巾又是女性用品,让观众对人物产生了共情,可以看出编剧的用心良苦。
还有在女主对面杀死家人的凶手和法官面前,多次询问:“你记得我的名字吗”这一细节,影片中虽没有过多描述黑帮但就这两句话足以体现出黑帮的恶毒,没有人性,作为有钱的富人对底层人物的蔑视。
在回忆部分女主曾教育孩子“不能因为别人不好就随便打人,那样你也成了坏人”但在经历了家人被杀,正义被黑暗所吞噬,彻底改变了这位三观极正的妈妈,不仅惩奸除恶帮助贫困区的弱势群体,还独自一人灭掉了整个黑帮。
影片中情节加上细节处理都真实的展现了一个刚柔并济、有血有肉、锱铢必较的女性形象,让人们同情她的遭遇的同时又迅速融入剧情,演员詹妮弗·加纳冷酷的外表加上精湛的演技,热血的打斗场面,激烈的火力对决,让观众看的相当过瘾,不得不说这个平凡的故事因为有了这些细节的加入,让影片变得更加丰满。
最后,视听手段,关于镜头运用,导演用了一种倒叙的手法来为我们呈现女主是怎样从一个柔弱的妈妈变成一个复仇的侠客,让观众很容易理解并且快速get到导演的点。
影片开始女主杀死凶手后,有一个全景长镜头来作为场景转换,紧接着一组蒙太奇升格拍摄、远中景交叉、平行构图等等,可以看到植物,城市,人群在画面中变换,配合快节奏的音乐迅速交代了背景,环境,让观众快速了解故事的地点、周围状况,真实再现了女主所生活的地方。
接着跟镜头由女主的腿部特写上摇至全身,随后一个面部特写,介绍了女主的外形服装,刻画出一个穿着干练、面部富有棱角的女人。
特写和极特写的频繁切换手法让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例如女主中枪后眼睛的极特写和面部特写,给人一种难过又无能为力只能接受事实的悲伤、无奈的情绪。还有女主在法庭被诬陷为精神病,被电击后躺在担架上面部特写与眼睛极特写的镜头,都极好的展现出人物的痛苦、绝望和悲伤。
女主与被告律师在家见面的场景,从律师一进门8组正反打镜头,增添了紧张的氛围,加剧了剧情的冲突,在这个场景里导演对被告律师用了逆光拍摄,增添了被告律师的阴险和奸诈,凸显了邪恶与正义的对决,精彩的对话也让人看的非常过瘾。
当女主逃脱警察时导演了给了一个15秒的长镜头特写,来表现人物和烘托紧张的气氛,让观众仿佛身在其中,增添了真实感。
关于色彩,电影的回忆部分使用了暖黄色给人以温柔,美好,幸福的感觉,在女主成为复仇者后整个色彩变为冷色调偏灰色,形成对比也暗示了女主的心里变化,由柔软变得刚强。
关于剪辑,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如片子开始时叙事蒙太奇,划入划出的剪辑手法快速交代了背景加快影片节奏。
在女主找黑帮老窝的时候,拍摄一名黑帮的马仔使用了连续蒙太奇的手法,体现女主侦查能力和聪明才智。
她是贫民区的守护天使,亦是黑社会的嗜血恶魔。
综上所述,影片成功刻画了一个温暖、善良、美好的妈妈变为一个坚强、勇敢、能孤军奋战、正面对抗超大号黑社会集团、解救贫民、挖出黑警、净化社会的正义的化身。
电影《薄荷》中的女性意识
《薄荷》作为一部女性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的女性意识,女主的变化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
李银河在《女权主义》中提到:“女性的可悲地位是由特殊的社会与文化造成的,因此,女性运动的任务就是向既存秩序挑战,改变既存秩序,提高女性地位”。
影片中的女主不仅能上班养家照顾孩子,还能单挑黑帮做了连警察也不敢做的事情,这正是女性意识的体现,而她的觉醒为被动觉醒,分为三步,这三步的分割线正是导演对女主眼睛的大特写。
第一步 死里逃生
女主在经历了枪击后,在医院缓缓睁开眼睛,她必须接受老公与女儿被杀的事实,高额的房租让她不得不搬离自己的家,微薄的工资和老板的压榨让她痛苦不已,今后她再也不能依靠老公,只有自己努力的生活,这是她被动觉醒的第一步。
第二步 劫后余生
女主把希望寄托于法庭寄托于正义,但黑帮不仅买通了法官还买通了她的律师,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她不但没有得到公正的判决还被诬陷为精神病。她靠自己的力量逃脱的警方的控制,这是她被动觉醒的第二步,不得不醒。
第三步 彻底觉醒
女主发现要报仇只能靠自己,于是抢了自己工作的银行,然后拿着钱去世界各地对自己进行训练,化身为复仇者对杀害家人的凶手、法官、律师以及黑帮头目进行报复,彻底消灭了黑恶势力,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贫民区的人们。
但凡仔细看过《薄荷》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发现,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来描写女主,编剧也写了很多微小的细节去丰富女主,他们希望通过女主复仇这一故事,来呼唤人们对女性意识的重视。
结语
当代社会的转型期女性意识较之以前的任何时期自觉性更强内涵更丰富了,但也不难发现其中一些存在问题,例如在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爱情观念让女性成为爱情世界的弱者是男人呵护的金丝雀。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节目,那些女性穿着薄、透、露,脸上涂满高级的化妆品,凭借自己的美貌去获取男人的欢心,这是一种以男性中心文化意识的积淀在生活中的表现,这些意识的沉淀使女性的自我意识变得微乎其微。
事实上女性和男性一样同是人类社会的一员。《薄荷》告诉我们不是只有男性可以复仇,女性一样也可以如英雄般独自复仇,女性和男性同样具有独立的观念意识。
虽然现在有很多类似《薄荷》,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在宣扬女性意识,但还有很多女性需要自己的觉醒,需要改变自己的惯用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安全区,走向外面的世界。
我是@自在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