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今何在的《悟空传》在网络上横空出世,评分高达8.3。
很多90后的“中二”青春里,一定读过这本风靡网络的小说。不同于烂尾的言情小说,矫情的伤痛文学,《悟空传》以新的角度诠释师徒四人的西游之路,那些西天取经的人物群像,恰好是世纪交叠下中国青年的社会群像。
比起《西游记》里取经路上的一心向佛,《悟空传》的师徒添了更多的人情味,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线,都有自己心中的成全和无奈。
我们能看到大智若愚的唐僧,忠贞不渝的八戒,迷失自我陷入偏执的沙僧,还有那只时狂时悲的精神分裂的猴子。
初读只觉热闹,待我们醒悟之时才明了,所读之人皆是书中人。
《悟空传》讲述的是梦想与爱在现实世界的碰撞,讲述者带着迷茫下的疑问口吻,借笔下人物抒发着内心的疑惑:如何能在“小时代”做成“大人物”?
于是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在与现实抗衡,他们反抗着神明压制,寻求个性解放。
2017年,这部高人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主演阵容强大,有彭于晏、倪妮、郑爽、欧豪等,还有俞飞鸿加盟助阵,俊男靓女的搭配让不少人走进影院,但在看完之后,这份答卷却被观众评价为不及格。
为了能顺利上线,电影对原著的情节做了不少改动,这让原著粉颇为不满,认为没有拍出原著的“魂”,甚至调侃《悟空传》,是空传,今何在,已不在。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也仅把电影当成披着仙侠外衣的爱情电影来看,认为没有出彩之处。
被魔改的《悟空传》究竟差在哪里?原著的“魂”为何没被拍出来?
今天院长就带大家分人物感情线、剧情降妖线一探究竟。
如果说电影代表着平庸,那么原著就意味着不凡。
在电影里,孙悟空(彭于晏饰)是只桀骜不驯的猴子,天庭毁掉了他的花果山以掌控众生命运,他便决心与天庭对抗,决心毁掉一切戒律,过程中和阿紫(倪妮饰)陷入感情上的痴缠。天蓬(欧豪饰)和悟空是统一战线的盟友,因为天蓬想唤醒投胎后的旧情人阿月(郑爽饰)的记忆,甘愿留在花果山。
就此,电影开始了母女失和、两小无猜、三角恋爱、二郎备胎、神仙组队、团战覆灭、高层黑幕等剧情的大乱炖。
一切都发生的突如其来、莫名其妙,主线混乱交缠,没拍出原著的十分之一。
我们且看原著。
院长私以为,原著里最感人的爱情线就是天蓬和阿月这一条。
天蓬是帅气英勇的天神大将,陪伴了广寒宫的阿月(可以理解为嫦娥)八十万年,静静守候着阿月将星辰编制成银河,即使天边再寒冷寂寥,他眼里有她就觉得足够温暖。
蟠桃会大乱,孙悟空打乱了银河,天蓬冲上来和他拼命,被打倒了仍然硬撑着爬起来,拼命守护心爱之人的心血。
乱后罚赏, 阿月跪在地上,替蟠桃会上的小仙阿瑶求情,王母震怒,只有天蓬走上前去扶起阿月。王母问天蓬可否知罪?
他说知道,我扶起了心爱之人。
王母嘲笑他们的爱情,于是把天蓬贬为最丑陋的生物:一头猪。阿月怕他痛苦,含泪让他忘了自己,给他嘴里塞了一颗红色的药丸。
不久,人间有一头猪崽降生,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猪圈边,从嘴里吐出一颗红色的药丸。
有些人,宁可忍受千百年相思的苦痛,仍然片刻不肯遗忘。
天蓬被贬下凡后,阿月每天用星辰排出她和天蓬才懂的图画,希望他能看到,记起,回来。
从此的取经路上他总是喜欢遥望星河,没有星星的夜晚他总是异常烦躁。从未遗忘过的他,一直想念阿月,却因为自己变成猪的模样不敢见她。
后来,孙悟空又闹天宫,天庭一片火海,阿月不肯走,她说“我在这里,他就不会没有家。”
猪八戒飞到了银河旁远远看着依然痴痴等他的阿月,他转身想走,不肯让阿月看到自己变成了一头猪,况且她认不出这头猪就是他。
但当天火烧到了阿月身前,猪八戒还是没忍住冲上去扑火,这时候阿月却从背后一把抱住了猪八戒,轻轻说:“天蓬……”
八十万年的守候,她又怎会认不出?好在她等到了天蓬回来,最后他们在火焰奔涌的银河相拥而死。
(这一段简直太好哭了,电影竟然改了!你敢相信吗?)
悟空和天蓬一样爱看天。不同的是,天蓬看星星,悟空看晚霞。
五百年前,这只小猴子困惑,生来都是自由身,你我同是灵物,为何神仙管不了的东西叫做妖?
小猴子不想让大家的命运被束缚,受封做神成了大圣。可他不快乐,神仙们并不把他当同类,连紫霞那小丫头都说他和别人不一样,对他说,“我要你记住,你是一只猴子,因为你根本不用去学做神仙,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
糟糕的日子里也并不都是坏事,起码他能每天陪着紫霞看晚霞。
蟠桃会上王母的一声妖吼,终于让他明白:他们做不成同类。
于是神魔大战,生灵涂炭,花果山寸草不生,大圣被放逐西行成了悟空。
五百年后记忆苏醒的悟空,卷土重来,又闹天空。虽寡不敌众,可他就是不死。玉帝用尽一切办法,雷轰、火烧、凌迟皆是无果。
于是观音献计,让紫霞去说服悟空放下执念,心死之时,人便死了。
紫霞不忍他再受折磨,于是对他说,“花果山的天空其实是一片黑暗,在那儿看不见晚霞的。”
“原来是这样……”悟空的眼睛黯淡下去,他死了,手里还紧握着五百年前紫霞送给他的紫色披巾。
(这一段也赚了我一麻袋眼泪)
小白龙本是龙宫的的公主,但她遇上了金蝉子。为了相遇,她变成一条鱼,为了能陪在他身边,她变成了一匹马,陪他万里跋涉。
小白龙怎会不知道天庭的规矩,她只想在不触碰规则的前提下默默守护金蝉子。
可是当一切被打压,八戒成灰、悟空战败、金蝉斗法之时,她终究还是触碰了逆鳞,把自己幻化雨,为早已成为灰烬的花果山下了一场雨,滋润这土地,孕育爱人的希望。
本是卷帘大将的沙和尚,在五百年前妖神大战之时,为了救王母娘娘而扔出琉璃盏,拦住了金箍棒的去势,护住了王母,反被王母以打碎琉璃盏之罪受罚下界。
于是,卷帘大将不卷帘,取经路上,日日在凡间寻找跌落的碎片。
为了再卷帘,沙和尚拼了五百年的琉璃盏。
五百年后,悟空再闹天宫,沙和尚颤抖着把琉璃盏捧到了王母面前。王母接过盏,看了看:“我要这东西还有什么用呢?”
她一松手,那盏,坠下,重新摔成粉末。花了五百年时间凝聚的美丽在一刹那重新绽开。
他愣愣地站在那儿。沙和尚的执念破灭了。(当时看到心疼死沙僧了)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
在《悟空传》的序言里,已经为全书定下基调。
“佛是什么,佛就是虚无,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当你放弃这些,你就不会痛苦了。但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在这个基调下,降妖线是从五百年后,压在五指山下的悟空苏醒开始。
悟空忘记了曾经的一切,只记得自己要杀妖怪赚功德,还要杀掉四个魔王,才能消去前罪取下金箍,不再受痛苦折磨。
他遇到了蟠桃会上救下的小仙阿瑶,而阿瑶在五百年间为了寻得悟空报恩,甘愿成妖。她被玉帝施咒无法说出实情,被悟空一棒打死。
等悟空再回到取经队伍时,却发现师父被假冒的“自己”打死了。他去天庭讨说法,刚好碰上冒充自己杀死师父的最后一个魔王。
悟空和魔王战成一团,两人能力相当,斗得不相上下,招式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悟空带着金箍,魔王没有带。
悟空又一次胜利了,众神都在议论谁死了,谁活着。他摸了摸头上,还好,金箍还在,那是证明他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
紫霞赶了过来,悟空等她过来拥抱胜利的自己,可只见紫霞跪倒在地上的猴子身边,他听到紫霞叫那猴子“悟空”,并把他的手轻轻掰开,那手里,是条紫色的披巾。
原来,魔王就是自己啊。
其实早在炼丹炉里,悟空重生,就已一分为二。
戴上金箍的失去记忆,被压在五指山下,由唐僧救出,另一个知道过去的一切,所以他下定决心再次反抗,于是成了所谓的魔王,先去杀了唐僧,又去地府和龙宫都大闹一番。
魔王就是代表着孙悟空少时的理想,是他曾经一度渴望成为的样子。历经了太多的孙悟空早已无力作为,在与理想对峙的时候:他战胜了魔王,却输掉了自己。
电影里把这些全改了!最后和悟空对决的竟是二郎神?这和原著想传达的意思也差太多了吧!
最终的对决是如来和金蝉子。
小乘佛法是戒万物、戒凡尘,大乘佛法则是参透万物。
如来代表着这个神明创造的世界里最高的法则,他相信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都像受到约束的机械零件一样,总是会以预定的轨迹运行,这就是他的大乘佛法。
金蝉子质疑如来佛法,以自己的千年修行为代价,和如来打了一个赌,赌诸天神佛是否真的能掌控世人的命运。
而悟空之败、八戒之死、沙僧之疯全都打破了如来的法则,最终是金蝉子赢了。
原著有很多金蝉子与如来论佛的桥段,十分具有禅意,非常精彩,而电影把这些细节全部删减,没有拍出故事的“核”,故而让电影失了魂。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写道:
“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
电影版的悟空传既没拍出人情,又没拍出寓意,自然不能评为及格。
许多人在现实中过着苦闷、平淡、庸常的生活,而故事中的悟空却能够热烈地生、热烈地死,无拘无束地行走在天地间,这大概就是原著被大家喜爱的原因吧。
一切都会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记忆。而记忆是实在还是虚幻?它摸不着看不到,但它却又是那样沉重的铭刻在心。
最后,希望大家能知世故而不世故,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