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成两个部分的电影来说,都存在一半压制另一半的风险。这个问题在如《朱莉与朱莉姬》这种电影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然而《爱与慈悲》情况不同,它的从前与现在缺一不可。这倒不是简单出于了解事态由好变坏的剧情走向,而是由于快乐与痛苦交织的回响,就像教堂里的唱诗班一样,从很早以前开始在布菜恩的脑海里索绕不散。当人到中年的他第一次被问及最初产生幻听的时间,他的回答是1963年。
保罗?达诺的脸完美诠释了这种复杂心境,曾经的皮包骨如今已经变成了营养过剩的美国人标准的圆脸蛋。在之前出演的《血色将至》等电影里,达诺都是唯唯诺诺的形象,然而这一次对布菜恩的出色演绎让他不必再东躲西藏,在恶作剧般的敬礼后跌入泳池时露出的大笑也丝毫没给《一夜狂欢》丟脸,的确,正是披头士乐队震撼了布菜恩,启发他创作出沙滩男孩最著名的专辑 《宠物之声》。
在听过披头士的专辑《橡胶灵魂》后,布莱恩就像马车驭手一样激励着自己的乐队成员:“我们不能被他们超过了。 我能带领我们走得更远。”他的精华作品都是在录音室里创作出来 的,而电影最棒的时刻也正在于对他滑动小发夹给钢琴调音,以及不断逼迫大提琴手反复演奏《美好感受》其中一个乐章直到产生韵味为止的展示——尽管排练持续了三个小时,但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电影似乎在这个西海岸魔头如发糖豆般给受害者用毒的故事上离题太远了。在一次冲突中,兰迪将汉堡从布菜恩的嘴里夺过来,并像当年他的父亲那样严厉斥责他,告诉他这是监护者的责任。要说明兰迪对布莱恩的控制,这场戏已经足够了,遗憾的是之后还有大量类似的戏码要上演。而与兰迪相比,梅琳达虽然脆弱,但她本质上是一个遇见落难的人就决心搭救的好女人。
正是她对布莱恩毫不强势的细心关照使得这部消耗情感的电影的末段在乏味与飘忽之余,仍有温存。布莱恩?威尔森走向海岸的这条音乐与情感之路漫长得让人既动容又疲倦,而我猜这就算是快乐结局了。但是,正如沙滩男孩的其中一员说的:当《宠物之声》 响起时,你会发现快乐的歌曲也充满了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