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50年3月12日夜,贵州锦屏县城阴云密布,冷风刺骨。
突然空寂的街头响起一阵阴森森的吆喝声,犹如地狱里恶魔发出声音:“猪油涨价”。
就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却此起彼伏,从城里传到城外,没有多长时间,就传遍了整个锦屏县。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当地土匪发动武装叛乱的联络暗号。
谋划叛乱的是锦屏县著名的恶霸地主龙俊生,以及原国民党锦屏县长王止善。
锦屏县盛产优质木材,四乡八镇砍伐的木料都要顺清水江流放到县城码头,然后再扎成木筏转运到外地。
龙俊生从来不上山伐木,每天带着一群打手,提着刻有龙家号的“火印”,沿清水江逡巡,碰到好的木料,不管数量多少,原主人是谁,把“火印”向木料上一敲,龙俊生这三个字就烙在木料上,龙俊生也就成了这木料的主人。
龙俊生之所以敢这样肆意妄为,只因为他和县长王止善是把兄弟,还和附近苗岭上的几个土匪头子过从甚密。
在山上伐木的都是穷苦人,他们惹不起也不敢惹龙俊生。
当地农民蒙恒乐从深山里伐倒一棵将近两千年树龄的金丝楠木,用了几个月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根巨大的木料运到锦屏县码头。
蒙恒乐担心这根凝聚他无数心血的木料被龙俊生霸占过去,便准备了一杆土枪,每天吃住都在那根木料上。
龙俊生也曾经动过硬抢的念头,可只要他一靠近,蒙恒乐就拿起枪,威胁要跟龙俊生同归于尽。
龙俊生硬夺不成,便联络苗岭上和他交好的土匪,把蒙恒乐一家七口都绑上山做人质,要蒙恒乐拿1000块大洋做赎金。
蒙恒乐哪来那么多钱,只能找龙俊生变卖木料,结果龙俊生只肯出100块大洋。
蒙恒乐拿了100大洋上山赎人质,结果半路上被龙俊生派来的打手枪杀,钱也被抢走了。
土匪没有拿到赎金,就把蒙家七个人质都砍了头,就连蒙恒乐三岁的儿子都没有放过。
随后龙俊生又找到县长王止善,诬告蒙恒乐通匪,把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城门上示众。
蒙恒乐一家的悲惨遭遇,让当地百姓对龙俊生更是恐惧到了极点。就算是受了再大的委屈,也没人敢多说一句话。
龙俊生横行霸道,在锦屏县宛如一手遮天“土皇帝”。
1949年11月初,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进入贵州,兵锋指处,所向披靡。
龙俊生、王止善感觉大事不妙,为了保命,他们唆使王先平、文蔚锐为谈判代表,与解放军镇远军分区司令员曾宪辉洽谈和平解放锦屏县的事宜。
1951年1月12日,解放军第17军50师第149团进驻锦屏县城。
也许是和平来的太容易,解放军第149团在锦屏县城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只留下少量工作队,主力部队离开锦屏县城,去执行其他作战任务。
虽然解放军部队在锦屏县城驻扎的时间不长,但已经严重影响到龙俊生的生意。过惯了“土皇帝”日子的他,又开始怀念起从前的日子。
解放军主力部队撤出县城后,龙俊生看到驻扎在县城内的解放军兵力空虚,整个县委机关才有51个人,其中包括两个班的警卫战士,另外还有8个人被派到各乡镇去推进土改工作,这样县委机关还剩下13个人,其中还有三个人因为水土不服卧床不起。
龙俊生此时能调动的土匪兵力,至少有3000人。攒鸡毛,凑掸子,仗着自己人多势众,龙俊生便做起了武装叛乱的白日梦。
3月12号午夜时分,龙俊生伙同王止善,网络惯匪两千多人,以“猪油涨价”做联络暗号,正式发起武装叛乱。
龙俊生指使土匪头子胡朝明、杨治庭,带领手下400多匪徒,携带步枪三百多支,机枪15挺,兵分三路,攻击大同、卦治和平略等乡镇。
龙俊生自己带领1300多匪徒围攻锦屏县城。还有500多人,交给王止善指挥,作为整个叛乱行动的总预备队。
就在当天夜里,军管会锦屏县县长张武云正准备休息,一个中学老师偷偷的来到县机关,对张武云道:“张县长,你还是赶快带人出去躲一躲吧,今天晚上,龙俊生已经组织了2000多土匪,计划围攻县城”。
中学老师匆匆的走了,张武云一分钟没敢耽搁,马上打电话,打算通知正在各乡镇执行任务的工作组,土匪叛乱的消息。
哪知土匪们早有预谋,提前把电话线都掐断了。
张武云临危不乱,他先是派出十几名通讯员,把土匪叛乱的消息,送往正在各乡镇执行任务的工作组。
然后张武云又给驻扎在远口的解放军149团写信,请他们马上派部队来锦屏县进行剿匪战斗。
随后张武云又把300多万元(旧币)的公款,以及300多块大洋,埋进县政府大院后面的猪圈里。
群敌环伺,通讯员们能不能把情报成功的送出去,还是个未知数。张武云彻夜未眠,一直在等候通讯员们的消息。
也正因为张武云的冷静,龙俊生带领着1000多名匪徒,愣是没敢轻举妄动。
第2天上午,张武云召集县政府留用的旧人员开会,在会议上,张武云一针见血的指出:土匪搞叛乱就是自取灭亡,希望与会的大家认清形势,不要上敌人的当……
当时人心惶惶,可大家看到张县长如此沉着,仿佛有了主心骨,也都冷静下来,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县城里仅有两个班的警卫战士,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上千名土匪的围攻,现在只有先撤出县城,然后再做道理。
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外出送信的通讯员们纷纷返回,除了敦寨、新化、亮司三个乡以外,其余各乡镇工作组都收到情报,已经安全转移。
张武云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安排县委机关撤离锦屏县城。
虽然龙俊生中了张武云的空城计,没敢轻举妄动。但他派出的另外三路土匪,都已经动手了。
土匪们的攻击目标,就是通讯员没能送进去情报的那三个乡镇。
最先受到土匪攻击的,是驻亮司的土改工作组。
3月13日早晨8点多,工作组的人正在吃饭。
敦寨原乡长土匪头目龙景昌,已经带领30多名土匪,携带武器,趁着夜色隐蔽在工作组驻地周围。
惯匪龙步高伪装成贫困农民,口中叼着一米来长的烟袋杆,哭哭啼啼地找到工作组组长康阜。
一进门龙步高就跪倒在地,拿了一张写满字的纸条,请康阜为他主持公道。
康阜毫无防备,伸手去接龙步高的“诉状”,没想到这小子一头撞在康阜的肚子上,康阜站立不稳,向后退了两步,坐倒在椅子上。
龙步高乘机站起身,将挂在墙上的一支驳壳枪摘了下来。
康阜见势不妙,急忙从腰间掏出一支手枪,正准备开枪射击时,6名土匪从门外一拥而入。
龙步高趁机大声喊叫道:杀人啦,解放军杀人啦。
康阜闻言微微一愣,6名土匪已经乘机冲上去,死死的架住康阜的两只胳膊,几发手枪子弹全都打在屋顶上。一个匪徒从背后把尖刀刺进阜康的身体。
龙景昌听到枪声,也带着三十多名匪徒冲了过来,用机枪向正在吃饭工作组疯狂扫射……
3月13日傍晚7点多,张武云带领三十几个人撤离锦屏县城。
当时天上下着毛毛雨,路上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张武云计划先撤到大梁亭山上去,山上有一座旧碉堡,扼守着锦屏通往天柱的交通要道。
张武云带人撤进碉堡,派一部分人严加警戒,其余的人先睡一觉,养精蓄锐。
张武云则站在碉堡的望台上,看着锦屏县城方向紧皱眉头。
但这一夜,除了零星的冷枪声,再也没有其他动静。
张武云整整一夜没合眼,他琢磨是不是听信了中学老师的一面之词,龙俊生策动土匪叛乱是个假消息。张武云翻来覆去理不出一个头绪。
东方刚泛区鱼肚白,张武云决定,带一个警卫班下山进县城探听虚实。
结果张武云刚到山脚下,就和龙俊生的土匪队伍不期而遇。
龙俊生十分狡猾,他昨天夜里通过城里的眼线,已经得知张武云撤走的消息。
龙俊生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城,他是想等天亮,在一众匪徒的簇拥下,风风光光的进城,在城里的老百姓面前,好好的抖抖“威风”。
没想到阴差阳错,龙俊生的土匪武装,和准备下山探听消息的张武云不期而遇。
有几个匪徒认识张武云,便大声喊叫:“这里有解放军的大官,抓住他,咱们龙司令重重有赏”。
1000多名匪徒蜂拥而来,警卫班的战士们和敌人接上火,转眼杀得难解难分。
危急时刻,留守碉堡的另一个警卫班及时赶到,接应张武云等人上山。
随即龙俊生也指挥一千多名匪徒,向山上猛攻,敌众我寡,张武云等人且战且退,最终成功突围,向天柱县高酿一带转移。
龙俊生匪帮无功而返,洋洋不采地进了锦屏县城。
此刻,解放军149团派出的营救部队,已经赶到茅坪,得知张武云县长等人已经成功脱险,锦屏县城已经被土匪占领,没有攻打县城,就又返回了驻地。
土匪们占领了锦屏县城。3月16日,刚刚荣升“黔东南绥靖司令”的龙俊生,召开“光复大会”。
大会上,龙俊生宣布委任锦屏县原县长王止善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县长”一职。
王止善对龙俊生对自己的任命很不满意,以前龙俊生要仰王止善的鼻息,两个人一起策划叛乱,结果好处都归了龙俊生,自己反倒要龙俊生来给封官。王止善心存怨愤,平时难免要说些牢骚话。
常言道“官大脾气长”,龙俊生现在是“司令”身份,早就腻烦了王止善这家伙,攻打县城他没出一分力气就做了“县长”,居然还牢骚满腹,真是不识抬举。没几天,龙俊生就罢了王止善的官。
“县长”这个职务由龙俊生自己来兼任。
龙俊生做了一个月的“县长”,发现有人暗中谋他“司令”的位置。
龙俊生虽然没有看过《沙家浜》,却和胡传魁有着相同的看法,“有枪就是草头王”,再风光无限的“县长”,也不如手中有人有枪的土匪头子。
龙俊生审时度势,决定辞去“县长”职务。
龙俊生虽然不再是“县长”,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太上县长”,龙俊生新任命的“县长”王选才有职无权,就是给自己刻一枚私章,也要得到龙俊生的批准。
像王选才这样的傀儡“县长”,应该能“官运长久”。可世事难料,没过多久,王选才也下台了。
当初被龙俊生挤走的“县长”王止善,找到一个名叫王仁杰的军统特务,痛哭流泣地诉说自己苦衷。
这个王仁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对王止善说,贵州和湖南交界处,有个著名的土匪头子杨金标。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是湘西人,他的小说《新与旧》中的主人公就叫杨金标,不知道和土匪头子杨金标是不是一个人。
这个土匪头子杨金标,头些年和龙俊生有些私仇,王仁杰让王止善去求杨金标,请杨金标出面教训龙俊生。
王止善混迹官场多年,不会轻易上当,他质问王仁杰:为什么会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自己。
王仁杰也不隐瞒,告诉王止善:自己干了这么多年的特务,再混下去也没什么前途,如果这次杨金标肯帮忙,事成之后,他也想弄个“县长”当当。
王止善病急乱投医,只要能先把龙俊生搞下去,让王仁杰当这个“县长”,他也没多大意见。
关键是请杨金标出马,王止善自知没那个本事。王仁杰既然能出这个馊主意,他肯定有请杨金标出马的本事。
果然不出王止善所料,杨金标被王仁杰一番云山雾罩的忽悠,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点齐手下3000悍匪,向锦屏县城杀将过来。
龙俊生手下七拼八凑也有3000多人,可战斗力就远不及杨金标的人。
龙俊生根本没有和杨金标决战的勇气,人家还没有杀到锦屏城下,龙俊生早就弃城而逃了。
杨金标兵不血刃占领了锦屏城,可这哥们就没有当官做“县长”的觉悟,看到龙俊生逃之夭夭,杨金标哈哈一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潇洒洒的走了。只留下王仁杰和王止善两个难兄难弟,分享成功的果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