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
相传很久以前,招远城城东一公里外有一座山,名曰“滚泉山”。古人云:“西有东岳泰山傲苍穹,东有招邑汤泉甲天下”。这里温泉数处,沸汤涌出,沿溪倾泻,奔流而下,与近处冷水汇流一处,形成小溪,取名“鸳鸯河”,此山称为滚泉山。
"
"
滚泉山上有一群庙宇,其中以玉帝庙规模最大,分为前殿、后殿。周围分布诸如王母庙、关圣庙、火神庙、黄飞虎庙等等,终日里上山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在庙院里有一处耕地,名曰:先农坛。是历届县令在春播时,带农具来播下农作物的良种,以此来号召全县农民,该春耕了。
在滚泉山下,有一个村庄,因其位于温泉以南的向阳坡,故称为汤前村。由于鸳鸯河边温度适宜,所以在冬天经常有乞丐依河而居。而汤前人乐善好施,经常在大雪封门不能乞讨时,给住在鸳鸯河边的乞丐们一些食物,久而久之,在村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于是,汤前人心肠好便传开了。
有一天,汤前村又来了一个乞丐,自称是莱阳人,因家中不幸,孤身一人来到招远,听说汤前人心肠好,就来到该村。但是,他和其他乞丐不同,平日里,谁家有农活,他就到谁家帮忙。这样一来,他便不用靠乞讨度日了。有的人家留他吃饭,有的人家给他少许银两。常常是干完这家又被那家叫去了,因为他也不计较什么,所以他和村民的关系日趋融洽。"
汤前村里有一人家,姓孙,因家境富裕,人称孙大户。男人在京城开一家店铺,专门经营招远的土特产,如粉丝、苹果、花生等。生意也十分兴隆,常常是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孙大户的女人拉扯着孩子在家里生活。家中没有劳力,田地里的农活没法干,孙大户的女人便雇佣了这个来自莱阳的流浪汉,在她家里做长工。
有一年农历7月15日,在当地,这一天是鬼节,家家户户吃包子。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孙大户的女人刚吃了几口包子,就不吃了。长工问起原由,孙大户的女人便说:“当家的在外做生意,一去就是几年,自己亲手包的包子他也吃不上……”说着,便伤心地哭了。长工一听,忙劝她:“老板娘,你不要伤心,我这就到掌柜的铺里去,送给他你做的包子,让他尝尝。”“你莫拿我开心了,从这里到京城千里有余,日夜兼程,也要一个月左右,你不要开玩笑了”。“老板娘,多年来,你和公子都对我不错,我不是开玩笑”说完,拿了6个包子就走了。
大约过了有一个时辰,长工回来了。
“老板娘,我回来了,掌柜的吃了四个包子,撑的够戗,还直说好吃呢。”
“不要闹了,你真能开玩笑,你到招城来回一趟还差不多。”
“我没有骗你,我到京城找到掌柜的,他吃了四个包子,剩下的两个给了伙计,不信,他还让我捎回一双袜子,让你给补洗一下呢。”说完,拿出一个包裹,里面有给老板娘和孩子的衣物,还有一双破了个洞的袜子,老板娘一看,果真是孙大户从家里走的时候穿的自己亲手织的那双袜子。
第二天,长工到地里干活后,孙大户的女人便把昨晚的事情跟邻居说了,邻居们将信将疑。
等长工从地里回来,众人就问他怎么回事。“看,我只急着赶路了,不知道咋的,一眨眼就到了,这不,脚都磨红了。”说着,抬起脚来,众人一看,他的双脚果然呈血红色。不过,从此村人就把长工当作神仙看待。
原来,这个长工是天上的一位叫做赤脚大仙的仙人,因为触犯了天条,因此被玉帝贬到人间受一些磨难。
有一天,长工告诉老板娘,说他想做点生意,这年正赶上招远大旱,村人都来求长工,让他带领人们到玉帝庙去求雨。于是,长工就和村民到滚泉山上的玉帝庙里去求雨,果然,当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小麦。
第二年五月,汤前有人回来说,看见赤脚大仙在河东沿(今河东农贸市场前身)卖烧饼,村里人为报答他,都去照顾他的生意,去买烧饼。不料,买烧饼的人都说他卖的烧饼不熟,于是大家都去找他,赤脚大仙生气地说:“我怎么能不知道不熟,如果熟了还有你们吃的?”
村里人都很生气,都说赤脚大仙一做生意就只认钱不认人了。也有人说他不会做生意,可是一连几天,他仍然还卖着自己知道不熟的烧饼,并且还劝大家,趁不熟赶快的,不然连不熟的都没的吃。可是村民没有人搭理他。
几天以后,一场暴雨袭击了招远大地。接连几天的降雨,使快要成熟的麦子都浸泡的水里,大地一片汪洋。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赤脚大仙的话的含义,原来,他是一直在提醒村民啊,让人们要趁麦子不是很熟就赶快收割,不能等到熟透,否则就吃不上了。只是,天机不可泄露,他不能明说而已。"
从此,人们再也没有看见赤脚大仙。据说,他又到别处云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