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领读 | 社会 | 《无缘社会》[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合著
我一直是一个堪称乐观的人,时不常还会冒出蜜汁自信。但还是先说说上个月某一天,看了几分钟朋友圈就看到的三件事。
《武汉37岁男子被查出胃癌晚期,他的朋友圈让人泪崩》,蒸蒸日上的生命却即将凋零,留下老父亲、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子,令人唏嘘。
《多家p2p爆仓,全国几十万投资者血本无归》,看着一整个excel的爆仓名单,听到周围也有不少人中招,有种雪上加霜之感。
朋友圈里一个大姐(我家对面的邻家店员)发了一个状态,“突然公司倒闭失业在家,感觉心里空空的。”配图正是彼时最火的“我的人生比重”,大姐的比重竟然是事业100%。
这些看上去是最近经济环境低迷带来的困扰,但对于我,一个谨小慎微的平民百姓而言,却懂得了,丝毫不能松懈的度过平凡的一生,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2009年,日本nhk电台的记者和主持人们在聚餐时聊到,在拍《穷忙族》时采访过的男子失去了联系,由此引发了大家激烈的讨论。2010年,《无缘社会——三万二千人“无缘死”的震撼》应运而生。
无缘死,孑然一身悄然死去之后无人认领遗体的死亡。
无缘死的人,由于失去血缘、地缘、职场缘之后,彻底失去了与社会的触点,采访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但是当记者们无数次奔赴现场,抽丝剥茧的解开“无缘死者”的生平,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们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曾经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啊。
若是人生一步没走对,说不定有一天,我也会无缘死。
大森君
大森君死后,他的人生只寥寥数字:
籍贯·户籍·姓名不详之男性。
随身物品:现金100983日元。
存折2本。
大森君死在一间房龄四十年的老旧公寓里,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死去一个多星期,屋内不停播放着电视节目,灯光一直没有熄灭。
记者找到公寓的房东,翻出租房合同,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大森忠利。线索就此断了。在记者多次拜访后,房东老婆婆左思右想,终于想起他曾经在附近的供餐中心上班。
供餐中心的工友们还记得他,二十年间“不迟到”、“不缺勤”的大森君,话不多,平时的休闲就是和工友们一起喝喝酒,虽然没怎么聊过故乡,但大森君似乎没有亲人。退休后,大家来往也就少了。记者在档案室里找到了新的线索,大森君入职时的履历表中写道,来自秋田。
记者从东京都千代田区国立国会图书馆,找到老的秋田县电话号码簿,终于找到了大森忠利家的电话。
飞往秋田后,在大森君户籍所在地的区域里,找了好多居民,有一位老邻居还记得大森一家,老太太清楚的记得,大森君是三男三女的六兄妹中第三个男孩,两个哥哥死的早,几个姐姐都嫁人了,大森君成了全家的顶梁柱。高中毕业后,一直干门窗隔扇的手艺活。在大森33岁时,家里破产了,他只好把母亲留在老家,自己去东京工作。
第二天,记者找到大森君的同学高田君,他拿出小学毕业照,记者看到小时候剃着光头,穿着立领学生服的大森。高田君说,大森因为心太软,当了别人的借款担保人,结果借款人跑了,自己不得不替别人还债,房子也拿去抵债了,他的妻儿也因此离开了他。
至此,大森的人生轨迹比较清楚了。一个心软善良、兢兢业业的人,临死前还在坚持给故乡的寺庙寄父母的香烛贡品费,最终竟落得无人收尸的地步。
一个人一旦离开了故乡,与老家朋友的联系就会减少,到了双亲相继过世后,更会变得没有老家可回。这样的事情,不正是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吗?
馆山君
“哔——阿进,你还没回来?东西寄去了但你没签收,所以我请他们退回来了。咔嚓——嘟——”
馆山君死后一个月,被发现在出租屋里,房东委托特殊清扫公司的员工来做清扫,电话录音里还有留言。
“哔——我是姐姐,早上好……待会再给你打电话。咔——嚓——嘟——嘟——”
“哔——阿进,是姐姐我啊,你住院了吧?要是住院可就麻烦了,因为我不知道你不在家,把玉米给你寄去了,明后天就会到。”
“哔——阿进,你还没回来?东西寄去了但你没签收,所以我请他们退回来了。咔嚓——嘟——”
远在北海道老家的姐姐不知道的是,阿进已经死去一个月了,在出租屋里,没有人发现。
阿进就是馆山君,享年57岁。特殊清洁员发现,他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米饭也是一份份分开,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啊。
馆山君三十五六岁失业,后来一直辗转受雇于几个劳动派遣公司,收入很不稳定,因此终生未婚。
经常给馆山君打电话的姐姐,在老家北海道的一个牧场里,姐姐的腿不好,不能出远门,天各一方的两姐弟也有十几年没走动了。
记者来到北海道,姐姐把特殊清扫公司员工在馆山君出租屋里找到的照片端端正正装在镜框里,姐姐说,“权当我们活着的人的一种安慰吧。”
一家人各奔东西、择所而栖的居住方式,在现代社会,可不少见。在中国,80后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更是没有亲兄弟姐妹,小时候一起玩儿的表亲,长大后也几乎没什么机会见面了。远离家乡,虽说还是家人,可关联日趋脆弱,亲缘也就无从依靠了,这就是现实。
高野君
工作即是与社会的关联,退休让人变得孤零零的,死的时候,恐怕只有我一个人吧。
近年来,没有亲属可以依靠的人会选择非营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可以代替亲属办理死者的善后手续。记者就是在一间名古屋的非营利组织里,找到了采访对象高野君。
在这么多无缘社会的人士中,高野君生活的老人之家,条件还算不错。高野君退休后,就失去了和社会的触点,住进了老人之家,58岁时与非营利组织签署合同,过着没有亲属可以依靠的生活。
高野君出生在北海道的小樽,高中毕业后进了大型银行工作,刚进入银行时,朝气蓬勃。25岁,经叔叔介绍与一女子相亲结婚,爱情事业双丰收。他拿出一本视若珍宝的书给记者看:《三菱百年》,其中有一页有他的照片。三菱的工作可以说让他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高野君育有一子一女,33岁置办了东京小平市的别墅,那时候是最幸福的了。
然而高野君太把工作当回事了,日忙夜忙,越来越不顾及家庭,孩子的一切都扔给妻子,经常回家也是半夜两三点钟。大概在儿子小学的时候,妻子带着儿女去亲戚家住了。
妻子儿女离他而去以后,高野的事业更加扶摇直上,直到40多岁时身体出了状况,过度疲劳,并患有抑郁症,事业心再强也没用了,公司只能把他安排在一个闲职上耗着。
以前工作是他生存的价值所在,现在什么都失去了。所以高野君最珍视是同事送给他的礼物,还有工作时留下的几百张名片。
家人虽然早就离他而去,但退休后的高野君时常惦念。他随身带着儿子在小学时送给他的钥匙扣,怀念着曾经一家四口的温馨生活。成年后的子女对他依然无法接受,他坐新干线去看久别的儿子,儿子说这样是给他添麻烦,希望不要再到他工作的地方来了。
在生活中,比起家庭,更注重公司和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对于高野君来说,如果过分投入工作、不顾及家庭的代价,那这个代价也太大了。一直在银行工作,兢兢业业干到退休的好处,也就是一份有保障的养老金,可以支撑他在老人之家的生活。
高野君同记者一次回到故乡小樽,带着记者回忆起自己的往昔。
因为《情书》的风靡,我也曾去过小樽旅游,那可真是美好的回忆啊。只有一条商业街的小镇,太阳快下山时,我和朋友在一家学校旁边的小摊位吃东西,北海道落雪的冬天,放学的少年们依旧穿着薄薄的制服,不知看见我俩之后想到什么,几个少年突然高兴的冲我们挥手,我们也连忙回应着挥手,这个冬天寒冷的小樽给我留下的记忆却是温暖的。时光斗转星移,倘若倒流回去,想必高野君,也曾经是这个小镇上开朗的少年吧。
若山女士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独自在公寓里生活下去挺寂寞的,所以希望在还有别人的地方度过自己所剩不多的人生。”这是若山女士后来开始寻找合适的老人之家时,跟记者说明的原因。
若山女士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纽带之会”的会员,“纽带之会”提供很多服务,还会帮助会员举行葬礼。
与很多不乐意接受采访的会员不同,若山女士真是个风风火火,让人见过一面就不会忘记的女性,这大概与她长期颇为挫折的命运有关。
小时候,若山的父亲带着全家移居到釜山闯荡,但不久后父母离婚了,母亲带着她再婚,生下妹妹后,若山成了新家庭的累赘,于是被送到“满洲”,在中国东北一个有钱的远亲家当住宿保姆。日本战败后,她随着大撤退的火车回到日本,不久后第二个父亲也死了,这一来,病弱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全得靠她抚养。她考上了护士,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养大了妹妹,并一直照料母亲,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因为不愿意拖累别人,所以一直没有结婚。40多岁时,用辛苦攒下的钱买了一套公寓,不久,母亲过世了,她也做好了独自生活一辈子的准备。
看照片,坚强的若山经常旅游,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还给自己买了一枚很大的戒指。她的冰箱里,堆满了囤积的食品,罐头、荞麦面、乌冬面……还把饭菜一顿顿分开,面包和鱼都分小份储存,生姜也都磨好,以防自己突然生病不能出门,总不至于挨饿。
对于没有结婚生子这件事,要说不遗憾,那肯定是撒谎的。大年三十,一个人看红白歌赛吃年夜饭的若山,再坚强也总会觉得孤独。
《无缘社会》中,有太多这样孤独活着的人,而这也仅是沧海一粟。
于我而言,最现实的想法是,这些被抛弃的人,当初大概也都是和我们走过同样轨道的,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
说不定哪一天,人生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我也会无缘社会啊。
血亲关联的乏力:城市设施日趋完备,女性经济实力上升,人们适龄必须结婚的观念早已转变,还有一些人因为收入不稳定而无法承担住宅费、子女教育费,这些都是导致不婚或者不育的原因,等他们老去,就渐渐没了血缘的关系。
地域关联的丧失:那些无缘社会的人,多数也是有故乡和亲属的,但“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成了不能回到家乡的原因。年轻时离开家乡,在大城市打拼,与家乡的亲戚早就没有了联系,等到父母不在了,与故乡的关系也就割断了。
雇佣关系的恶化:在所有缘分中,恐怕职场缘是最容易断裂的吧,只靠失业、辞职或者退休,简简单单就可以失去与工作的关联。如果不重视家庭和朋友,只看重工作,一旦失去了与公司的关联,变会暴露出与世隔绝的孤独面目。
nhk的工作人员用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耗费大量精力,带领大家一点点走进无缘社会的世界里。
我仅摘录了两位无缘死和两位无缘生的人,不及万一,还有那么多不愿接受采访,或者根本没法采访到的人。他们像星子散落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却无人能看到他们发出的光芒。
正如一位受访者对记者说的,“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你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样的话,不管活着还是死了,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与自己这个人已经消失了不是也没什么不同吗?所以我觉得,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这段颇具哲学意味的话也让我不禁感慨,一个与他人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他是否存在过?就像那条世界上最孤独的鲸,由于频率与其他的鲸鱼不同,唱歌的时候从未被听见过,如果不是人们发现并追踪了它,它是否存在过?
人间再不值得,是不是也该好好活?更何况,“无缘社会”也并非无法改变。
要拯救“无缘社会”,正是要从“关联”二字入手。即便没有家庭、故乡和公司,人与人也能建立“关联”。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是不是暗暗希望,这是一篇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的软文?!
很遗憾,这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中年危机老阿姨看完《无缘社会》以后感受到的现实。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既是过客,孤独倒也无妨,但要真真切切走过人间,人与人不能失去关联。
表面上看,这么多非营利组织和老人之家的诞生,确实可以为大家建立“关联”。然而在今天这个“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如果人们可以抛下冷漠,同情别人、同情生命,那才是防止“无缘社会”的根本啊。
云书领读 | 社会 |《无缘社会》[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合著
本文首发于 微信公众号 【云卷读书云舒行路】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你真的应该读点好的
剧情片葬礼会员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葬礼会员剧照,葬礼会员hdbd高清版,葬礼会员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葬礼会员》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