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军开放人道主义通道,钢铁厂内的平民在联合国的帮助下全部撤出之后,俄军继续对钢铁厂发起了打击;不过由于之前开放人道主义通道时,俄军为了让这些平民放心地撤离,所以后撤了一定的距离,导致这一片区域重新被乌军占领,并布置下了许多的陷阱。虽说这些乌军现在缺乏重武器,能够对俄军造成的杀伤极为有限,战斗力十分拉胯,但是俄军还需要慢慢推进才行,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乌军藏着什么阴招。
而在最近,在网上出现了一个视频,视频中是一支乌军队伍在马里乌波尔市内执行某个任务,然后被俄军伏击的画面。在视频中,这支乌军队伍有说有笑的,丝毫没察觉到自己已经被俄军伏击了,在这时有一名士兵突然中弹倒地不起,这可把其他的士兵吓坏了,这些士兵慌忙中举起了枪进行反击,在火力掩护下,这支队伍迅速后撤,躲在了一个掩体的后面。至于那名中枪倒地不起的乌军,那就自求多福了,运气不好的话被流弹打死;运气好点的话,就能等到俄军过来打扫战场,将他当作战俘抓起来并救治。
从视频中看,这帮士兵的军事素养确实是高,比那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雇佣兵强多了,那些雇佣兵一碰上俄军就慌忙跑路,一枪都不敢开直接趴地上找掩体;而这帮士兵则不同,知道动用手中的武器对俄军实行火力压制,虽然不清楚俄军的具体位置,但是一旦采用火力压制的方法后,俄军就不能够露头开枪了,这帮士兵就可以一边开枪一边跑路,找到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并且在撤退的过程中,队伍的队形保持得很好并没有溃散,当到达掩体之后准确判断出了对方的位置,使用火箭弹进行反击,并且还用头盔上的摄像头将战场情况进行了评估。从这一系列的反应来看,这一支队伍应该属于侦察小组,专门负责查看俄军具体的位置分布,当查清状况后,估计后续就会组织起队伍进行突围。
不过这种方法好是好,但是有点太不道德了,在战场上碰到敌人居然直接跑路,连自己队友受伤了都不管不顾;不像俄军,队友受伤了即便是冒着对方的炮火,也要把队友拉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急救。但是知道了以前乌军的所作所为的话,也就能够理解了,这帮人为了自己的小命,连无辜的平民都能够下手,又怎么会去管倒地上的队友呢?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自己的小命可比队友的小命值钱多了。
而且这些乌军为了自己的小命,往往在战斗中能够闹出一些大乌龙,最开始乌军和亚速营大战一天一夜,天亮了才知道是自家人;前几天攻打蛇岛时,乌克兰空军派出了米-8直升机带着一批空降兵进行空降作战,结果这些士兵没有死在俄军手上,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当这架直升机在岛上登陆之后,里面的成员迅速下机进行卧倒警戒;可是tb-2无人机在这时候不知道是太紧张了还是怎么回事,对着这架直升机直接一发导弹过去,炸死数名成员,就连乌军第10海军航空旅旅长,伊戈尔-贝德扎伊中校也死在了这次登岛作战中。
这支小队在此次作战中,表现出的极高战斗素养或许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乌军现在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每个小队都算一个独立队伍,说不定每天都会有“痛击友军”的事件发生,为了保护自己,这支小队不得不提高自己的保命能力。
对于这些被困在马里乌波尔的乌军来说,想要重新“解放”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幻想,就连泽连斯基都表示“乌克兰现在不可能用军事手段,来解放这座被俄军占领的城市,因为乌克兰现在并没有足够的重型武器”。失去了重型武器的乌军,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突破俄军的包围,逃出这座城市;毕竟现在钢铁厂内只有乌军,平民都已经撤离出去,这就代表着这些士兵的挡箭牌都没了,俄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包围还是进攻,这些士兵都顶不住。不过俄军在接下来行动中,采取包围伏击的作战方式可能性更大,只需要等着这些人一个个地从地下室中出来,和打地鼠一样,出来一个就打一个,这样的作战方式对俄军来说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