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第二十七回 蓝世贤探亲巡狩 二优童得钞沾恩
却说西门出了昭宣府,将走至门首,只见衙役迎来回话说:“巡按大人差人与老爹请安,说又劳差人迎接,面见再叙。”官人闻知,忙到里面换了衣冠,嘱咐预备,复又上马,带了玳安、王经、十数个牢子飞奔十里亭。不多时到了那里,见贾守备、秋提刑、张二官、李知县、张团练、吴巡检早来了。还有官军、衙役、大家会在一处。
不一时,只听大炮惊天,鸣锣击鼓,一把大红伞先行,后是旗、锣伞扇,“肃静”、“回避”牌,令旗、令箭、引马、对子马。蓝大人坐着四人大轿,后跟一对标枪,有三四十人围随。又听十三棒锣鸣,来到面前,守府、提刑、千户、团练、巡检都跪在道旁,唱衔递手本。独西门庆站在一边,看着轿临近,强一跪,递上手本。蓝大人忙叫住轿,官人迎上虚要行礼,只见蓝大人满脸陪笑说:“姐丈少礼。”拉着手说:“至亲几年,今日方会。”官人说:“请大人上轿,到舍下再叙。”蓝世贤道:“恭敬不如从命,有罪了。”上了轿竟奔清河县来。
进了城,只见军民百姓拥挤不动。穿街过巷,来到西门庆的大门,放了三个铁铳子,直至仪门下轿。官人下了马迎接,戏台上笙吹细乐。让至聚景堂,叙了亲情,礼毕坐下。春鸿、文珮献了茶,与蓝大人磕了头,一旁侍立。内司回禀:“大人在那里住,好卸驮子。”蓝世贤道:“我就依实了。叫从人把铺盖、衣箱留在这里,只留两个人,余者都往公馆里去罢。”内司答应,传话去了。世贤道:“姐丈带着我先与姐姐请了安,回来再叙。”官人说:“不劳老弟大驾。他大概就来。”
正说着,只见蓝如玉扶着秋桂带着芙蓉儿来到大卷棚,见了兄弟不由得悲喜交加。世贤跑上来叩了安,托地一揖。蓝姐说:“几年未见,发达的白胖了。三叔身上安?弟妇可好?自娶了来还无见呢!我知道他是十七岁娶的,今年二十一了,比你大一岁。”世贤说:“姐姐记性不错。”说着入了座,丫环也磕了头。蓝姐又问:“二叔可康健?”世贤说:“愈发鹤发童颜了。”说:“你怎么就得了巡按?”世贤说:“也想不到。自从那年中了进士,在翰林行走,全仗着二伯父的鼎力,把我补了学士。未满三年,得了御史。因了几件事,合了圣意,特旨叫兄弟巡查四省。不是有山东,还不能见姐姐呢!”官人说:“如今难以官称,既是至亲不敢客套。老弟里边坐,还有房下也都见见。我家与你家一样,不可拘泥了。”蓝姐说:“别处他是大人来我这里他可大不成了。在家时都叫他舍人,称佑人比大人文雅多了。”说着笑了一回。
蓝舍人跟着蓝姐来到上房,月娘迎接,见礼坐下。小玉献了茶。月娘说:“大人一路鞍马劳顿,我们还未去请安,倒先来看我。”叫丫环快到各房请他们姐妹来见见新亲。丫环去不多时,众姊妹都穿新衣新裙,打扮的花枝招展,带着一群丫环来到上房,都见了礼。月娘说:“这一个穿月白的是我们二娘,这一个穿红的是我们四娘,这一个穿藕色的是我们五娘,这一个穿绿的是我们六娘。”蓝世贤都叫“姐姐”,又拖地一揖,舍人坐了客位,众姊妹按次坐下。春娘说:“请问大人贵庚多少?”舍人道:“虚度二十岁。”又问:“府上几位娘子?”答道:“除房下还有两个。”说着丫环上了茶。茶罢,舍人说:“我到姐姐屋内看看。”众人站起,蓝姐陪着来到房中。
姐弟坐下,秋桂递了茶。世贤说:“姐夫好所宅子。这屋里也是一样。”蓝姐说:“你才到了两处。他二娘、六娘住的都是楼,比我这里还好呢!你住的是花园,大厅后面还有七处。虽不甚好,收拾的都是内造款式。”说着叫丫环摆酒。一上八仙桌来,上了南鲜果品,斟上金华酒,姐弟闲谈。
蓝姐说:“天气热,把大衣脱了罢,别往我拘着。”舍人答应,脱了红袍,解了玉带,身着月白衬衫、真紫敞衣,说:“错了,姐姐,这里那里也不能脱衣衫。整日家衙役三班,把兄弟管了个笔管条直。”蓝姐说:“你这一路也是好事儿,到那里不送下程?千礼儿也收了不少。”舍人说:“这叫作肥猪拱门。这一趟差,少说着也得他几千两银子。不用要,他自己送来,无什么别的,给姐姐带了三十颗珠子,一百片叶子金,二十匹大缎,四十匹库绸,留着做件衣裳,打只首饰罢。我都带了来了。姐夫难送他什么,我已说明了。叫秋桂到大厅上,叫我的人把物事都拿了来。”丫环答应,去不多时,一包一卷的都拿进来放在桌上。
蓝姐说:“倒生受你。我这里送你什么?”舍人说:“姐姐还要回礼么?”说着笑了。蓝姐说:“你多少吃一杯,算我的礼罢。等你回来再给你接风,还给二叔叩安呢!”舍人未及回言,蓝姐又问:“你有了小的无有?”舍人答道:“只有两个女儿:一个三岁;一个才怀抱儿。”
正说着,玳安拿进五个手本来跪着说:“阖城官员给大人请下马安。”世贤说:“知道了。叫他们歇着吧。”玳安答应,退出去了。随后西门庆进来。舍人忙让坐。官人说:“请老弟前边坐,摆上饭了。”二人出了厢房,来至聚景堂。官人让上座,舍人执意不肯,二人对坐了。台上开了大戏,唱的是《六国封相》。上了十二海碗的筵席,尽是海参、燕窝、鱼翅、鸽子蛋、整鸭、整鸡、鲜鱼、火肉等等。还有看桌二张,四红四白,烧猪、蒸猪、烧鹅、酿鸭,又上了蒸炸小吃,斟上金华酒,开怀畅饮。
小旦下了台:“请大人点戏。”舍人说:“随便唱罢。”让至再三才点一出正本《长生殿》的胄子,叫内司赏银十两。
戏子磕了头,回后台去了。春鸿、文珮席上巡酒,台上开了胄子。舍人说:“至亲之间,何必如此费心。太盛设了。”官人说:“老弟初次到此,别叫从人笑话。下次就是家常饭,不敢违命。”
说着,春鸿又巡酒来。舍人见他眉清目秀、粉嘴粉眼的,说:“此童是姐夫的么?”官人回答:“就是。”问春鸿:“多大了?”春鸿答道:“十九岁了。”又问:“你是那里人氏?”答道:“小的是江苏人。”
说着,文珮也来巡酒,世贤举目一看,这一个也是白面红唇,俊俊俏俏,就知是两个小官。又问文珮:“你多大了?”文珮说:“小的十八岁了。”说:“你是那里人氏?”答道:“小的是安徽人。”舍人点头不语。
原来蓝世贤最好小官。说着话,目不错珠,只是端详他二人。官人见他看上春鸿、文珮,说:“大人的内司都辛苦了。你二人晚夕就在此伏侍大人。他们还会唱南曲词呢!”一面要了鼓板来,叫二人唱了两支南词,把蓝舍人喜得眉欢眼笑。
西门庆道:“老弟几时上衙中查点仓廒库?”舍人道:“明日先察清河县,后日连守府、刑所,咱们衙门一并看看,大后日就可起身。”官人说:“断无此理。若在别处,查了就走还使的,好容易来我这里。剩了一省的差使,忙什么?住十天不多。”舍人说:“我倒使的,从人太多,知县难支应。”官人说:“太体情了。你我若不是至亲,知县再添十倍也不够,吃他点子算什么?”舍人说:“既如此,我就多住几日,弟兄们谈谈心。”官人叫春鸿、文珮,问大人爱听什么,点了再唱。舍人说:“谁会《南叠落》?”二人答应说:“小的们都会。”于是二人合唱了一回,舍人连声喝采,说:“你们会《锁南枝》不会?”二人答道:“小的们更熟了。”说罢又合唱一折,把蓝舍人都听呆了。唱毕上一羹汤、凉菜,吃了饭,满常上点起灯烛,撤去残席,漱了口,递上茶来,又看了一回戏。
天有起更时候,官人往春鸿、文珮使了个眼色,说:“老弟乏了,可以随便歇歇罢。我到前面,暂且失陪。”言罢出门去了。
这里,春鸿、文珮铺了床。蓝世贤又坐了一回。天交二鼓,二人与他脱了衣服,打发他上了床,放下帐子来。春鸿、文珮与他捶腿。一面捶着,一面眉来眼去瞅他,又与他揉肚子。手贴着肉皮摩挲。
列公:万不出那“理”字。蓝世贤最好男风,又有了酒。三个人在一个帐子里挨肩擦背,世界上那有点不着的柴薪?缠至了三更,舍人十分按捺不住,也顾不的是姐夫的人了,把二人揽入被中。二人半推半就,做出百般的娇媚。顶针绪麻,如妇人一样讨他的喜欢。自三更整狂了一夜,把舍人喜的都忘了,舍不得起来。奈天亮了,只得下床。二人伺候着净了面,文珮又与他篦头,才知他是待招出身,更加一番怜爱。每人费了十两银子、一对罗缎。二人谢了赏,递了茶,冠戴已毕,上了大轿。三声炮响,全副的执事,往县里盘查去了,不必细说。
整查了三个时辰,这里听得大炮惊天,就知回来了,官人迎至大门,下了轿,二人携手揽腕进了仪门,早有蓝姐亲自出迎,说:“兄弟请在我屋里吃饭。”舍人答应,跟着蓝姐入房,同官人同入座。摆上了南北碗菜、山珍海味的筵席,斟上葡萄酒,三人共饮。下面四个家乐吹弹歌舞,还有郁大姐、申二姐两个瞎姑儿说书唱曲儿。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官人说:“县里查了如何?”舍人道:“有姐夫在,这里察什么?不过草草了事而已。”官人说:“多谢了!感之不尽。”又饮了一回,蓝姐说:“你饿了,吃饭罢。”上了姜汤、点心。三人吃了饭,漱了口,丫环递上茶来。下边又唱了一回。舍人说:“姐姐,真好戏儿,他们四个排了个十全。”蓝姐说:“不是我,都是你姐夫排的。”官人说:“我要会排曲儿倒好了。也是叫教习教的。”说着笑了一回。舍人说:“前边坐罢。”官人陪至聚景堂。春鸿拿了净面汤来,文珮拎着手巾擦了脸,换了衣服。官人说:“老弟歇歇,我去去就来。”蓝世贤送出官人,拉着春鸿、文珮叙了回家常,枕着靠枕就睡了。
少时,西门庆进房,舍人站起。二人坐下。官人说:“老弟也该吃饭了罢。”世贤说:“也该吃了。”官人叫摆饭,仍是肉山酒海,把酒来斟。下面四个家乐扮了昆腔小戏。春鸿、文珮也合唱杂出。舍人连声夸奖。赏了香囊、手帕。上了一桌应时小吃、三鲜五香羹汤。吃了饭,又唱了一回。官人过后边去了。
这里,点起灯烛,仍是春鸿、文珮陪着睡了。这一夜,枕上绸缪,被中恩爱,比妇人尤甚,不必细说。蓝舍人离家日久,久旷之人,铁器见不了磁石,吸住了轻易难开。正是:
卷点杏花红绽盖,风欺杨柳绿翻腰。
两个人施展本事,把舍人迷住了。
次日,不愿下床,奈时刻管着,无奈起来。还是文珮篦了头,春鸿伺候净面、冠戴。吃了茶,用了点心。往文武衙门查去了。
西门庆冠袍带履,也上了衙门,预备差使。
话休饶话,各处都悬花结彩,放炮迎接。不过草草了事查点一回:都是公堂略坐片时,从人收了门色,众官送出衙门。三声大炮,喝道鸣锣,回到官人宅内。
西门庆也回来了,让至翡翠轩,弹唱歌舞吃了饭。舍人说:“别听曲儿了,看看姐夫的花园如何?”官人说:“在下奉陪。”说罢,二人携手,带着春鸿、文珮,过了葡萄架,顺着松墙到了芙蓉亭,远远望见玩花楼、卧云亭。舍人说:“怪不的我姐姐说,姐夫会点缀。话不虚传,果然不错。”用手指着说:“这楼前那一所是何处?”官人说:“那是燕喜堂。”又问:“那亭下大山子叫什么所在?”官人说:“是藏春坞。”舍人点头,连声夸奖。说着过了土山,绕过荼瞡架,来到了小卷棚,十分幽雅。舍人说:“此处有趣。咱们何不歇歇。”说罢,上了台阶看了一回,见是座万宇厅。木间设着桌椅。二人进内坐下。春鸿、文珮递了茶,舍人说:“这叫什么去处?”官人说:“无名,都叫做小卷棚。”舍人说:“为何不挂块牌匾,配副对联?”官人说:“无人会写,也无想起来。老弟若高兴,何不赐一匾额永远流传?”舍人说:“不甚好,小弟献丑。”现成的文房四宝,春鸿、文珮取了纸来铺在桌上,研好了墨。用大抓笔走龙飞蛇写了“怡情斋”三个大字。又用紫毫括好,写了副对联,写的是: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后边都落款,画了图书。官人看了连夸:“好字!不知老弟博学弘词,字字珠玑。”舍人道:“这是姐夫过奖,献丑了。”官人叫春鸿:“把这个字交给玳安拿到刻字处刻了,交给油匠,要石青地、赤金字,择日悬挂。”春鸿答应,拿出去了。舍人说:“什么好字!也值得费事?”官人说:“这样字求之不得呢!”又坐一会,西门庆:“不早了,咱们吃饭罢。”世贤说:“就在这里倒有趣。”
于是官人叫文珮端了饭来,仍是四平八稳的筵席,割刀点心。略饮了几杯酒,吃了饭,春鸿、文珮递了茶。二人闲谈,说了些两广的地理,那里干净,那个查出空头来。直坐至红日归宫,方回聚景堂安歇。
话不可重叙。一连住了十日。蓝世贤见了蓝姐辞行。蓝姐说:“忙什么?多住几日何妨?”世贤说:“王命在身,不敢久留。明日就辞别了。”蓝姐说:“我打量你还回来。问了你姐夫才知从这里就回去了。此一去不知几年才见呢!”世贤说:“我也是官差,不由自身。”蓝如玉见苦留不住,姐弟难舍难分,说:“我已修下家书一封,见了三叔三婶都替叩安。”说:“我这里好,不必惦着。你媳妇若添了男娃子,千万寄一信来。”舍人答应,走出前厅。这里早有县里送来的四百两银子,守府、团练也是四百两,提刑所送银三百两,张二官与大官人凑了银五百两,共凑了一千六百两银子。世贤收了一千整;余银六百两,留下五百两与官人挂匾,阖家男女赏银一百两。官人很为难,只得收下。
在大厅上备了饯行饭。蓝姐恋恋不舍,递了三杯酒,姐弟洒泪而别。西门庆跟出大门,看着上了轿。三声大炮,喝道鸣锣,全副执事。出了清河县来到十里亭。众官递了手本。西门庆也来了,递了三杯酒。蓝世贤都道了谢,说:“转年再见,慢在了还要巡阅呢!”言罢,上了大轿,只听马蹄乱响,前呼后拥,一窝蜂竟奔河南大路去了。众官进城回衙,不在话下。毕竟后事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大比年南京赴试 欺和尚乔通生灾
话表日往月来过了七月十五日盂兰圣会。月娘说:“日子近了,也该打点孝哥上京赴考的皮棉衣裳、昭衣袋、状元蓝、铺盖、雨具、琴剑、书箱等类。”官人说:“盘费要紧,拿上三百两银子,还叫玳安、王经跟了去。还得与老太监修书一封。雇下包程的骡子,写下船只,临期就不用忙了。”这里孝哥在本县报了考,行了文书,会了本处会试的举子,定于七月二十日起程。诸事已毕,聂先生先治下饯行酒,教了贡院入场的规矩。
展眼之间。到了二十日、阖家早起。孝哥穿上新衣。先拜了祖先、佛堂。又拜了大官人与先生、月娘众姊妹。月娘说:“途长路远,诸事小心。晚行早下,登山涉水须要留神,不可大意了。”孝哥说:“母亲放心。我们一般二十余人同行同住,还有几个去过的,万无一失。”众姊妹各有人事一分,都递了三盅饯行酒。玳安、王经按次磕了头。月娘掉了几滴泪,孝哥也眼圈红了。官人说:“你去罢。”只是不走。大家都不舒服。孝哥无奈,起身出了大门。官人、月娘众姊妹送至门口,看着上了马,玳安前行,王经、骡夫在后,步下的挑了琴剑、书箱,还有两个驮子,慢慢而行。
出了城,会上众举子一同上了大路,往监安会试去了。
这里,官人进了书房,众姊妹各自回后不题。
再说乔大户,家有个小官名毓秀,生的面如敷粉,眉湾八字,年方一十六岁。原是花档儿出身,自十四岁卖与大户家当书童,千伶百俐,大户甚喜。这日,乔大户同大官人的约定往城外药王庙出善会,带了书童毓秀与乔通会了西门庆同往。官人带了进福、进禄到了庙里,说:“你二人先回去,喂了马再来。”二人答应了。
和尚摆了斋,只听的锣鼓齐鸣,开了大戏。各座上鸦雀无声,连声喝采。正在热闹中间,谁知乔通把毓秀带出庙来说:“前面有一片好景致。”书童正在顽皮,况从无出过城,喜的欢天喜地,跟着乔通绕了半日到了一个幽僻之处。几间土房,有墙无门。乔通说:“你看这里头有个古迹儿。”哄的书童进入里面。乔通不容分说,把毓秀按在土炕上说:“你爱杀我了!家中人多,总无得手,今日可要叫我好生乐乐。”毓秀不肯从,乔通硬掐脖。书童那里当得起,满眼流泪,说:“大叔饶了我罢。”乔通那里肯依,一场大作,把个书童闹的放声大哭。乔通怕人听见,说:“好侄儿,你别哭,我给你个好的儿。”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包银子递与书童说:“你留着买东西吃。”毓秀见了钱就不言语了。接银到手说:“你可别告诉人。”乔通说:“你先去,我还要走动走动。”书童忍着疼先出了破房,那里迈的开步儿,扎挣着好容易来到庙中,才开了胄子。乔大户与大官人也无理会,随后乔通也来了。
少时,各桌上摆了素面。大家吃了,戏房里煞了台,大众散了。官人与大户各自归家。书童与乔通也跟着回来。
大户问乔通说:“适才你往那里去了?和尚收会印,我找你要银子,不知去向,还是亲见老爹与我垫上了。人家喂马的都回来了,你还无来,带了你做什么去了?我的银子呢,还不拿来?”乔通跪下说:“奴才该死,将才在庙台上打了一个盹,不但误了差使,银子在怀里揣着不知什么人掏了。”去了大户大怒说:“你今年多大了?”乔通说:“奴才四十岁。”了大户说:“岂有此理!凭大人会叫人从怀里掏了东西去?你不实说,我将你送官审问。”乔通说:“大概是和尚偷了去了。”大户说:“既如此,很好。”叫人把乔通看起来,忙写了个帖,叫人送至大官人家。西门庆看了,批交张二官立提城外药王庙和尚与乔通当堂听审。
张一官抓签差人,立刻将二人提到。坐了堂,细细追问。和尚说:“冤枉冤枉哉!并无见什么银子。”又问乔通,咬定牙是他偷了去了。张二官说:“口说无凭!”叫衙役带了他二人到庙中,看他在那里睡来,有什么形迹,即刻验来。
二人跟了衙役到庙中。乔通说:“就在这里睡来。除了和尚,再无别人,众人都在前殿听戏,谁往后殿做什么来?不是你是谁?”和尚急了说:“敢与我在佛前起誓么?”乔通说:“别说起誓,你叫我上那里我都敢去!”于是二人来到殿前,点上整股的香,打起磬来。二人跪在佛前,一口同音说:“谁要偷了银子,求药王爷叫他生灾害病,现世现报。讹人的也是一样!”说罢,连连叩首。
衙役说:“不用瞎闹了,跟我去交差。”把二人仍带回了衙门。张二官还未退堂。衙役说:“小的奉差到了庙里看了。乔通在后殿阶上睡来,众人都前殿看戏。后殿除了和尚再无别人是真。”张二官大怒,问:“乔通,丢了多少银子?”乔通说:“一包四块,整银十两。”二官说:“不打他如何肯招?”喝令左右:“先打他二十大板!”两边答应,不容分说,五板一换,打了二十大板,把和尚打的叫苦哀哉,说:“我实无偷他的银子!”张二官动了无名,说:“还不实招?与我枷起来!”只听的衙役喊堂,掷下了大刑,把和尚就枷起来,枷的杀猪也似的叫喊成。上面说:“实招!”和尚受刑不过说:“我招了,银子是我偷了,只求饶命!”张二官说:“招了就是了。放了他,叫他画招,追出赃银,物归本主!”可怜和尚,屈打成招。回到庙中将衣物折变了十两银子,交官完案。
乔通心中暗喜,说:“饶乐了心,还白得十两银子!”乐乐的回家,一面走,一面笑,说:“不但冤了和尚,连药王爷也叫我骗了!”
谁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正遇药王采药回来,见乔通自言自语,圣心大怒,说:“乔通可恶!他在庙外龙阳,吾神无暇查照,就该愧悔;在我驾前起誓,胆敢说骗了我。若不报应,如何感应众生。”即唤药圣速到乔家,说:“他原是龙阳起见移祸于人,叫他立刻生出莲花痔,底漏三年,蛆蚱臭烂,步履艰难,朝夕受罪,以彰报应,不得有误。”
药圣答应,脚驾祥光来到乔通房内。见乔通将银子摆在桌上,意思要捏下两块。药圣用手一指,吹了一口仙气。乔通只觉打了一个冷战,身底下痛起来。用手一摸,立刻肿起来,疼的“哎哟”连声,面目更色。他浑家问他:“怎么了?”乔通说:“你看看屁股都肿了。”妇人一看,见起了无数的肉锥子,肿的像鼓琉璃一样。伸手一摸,随手就破,流出臭逐紫血。妇人说:“这是什么疮,来的厉害!”乔通疼的哎声不止,站立不住。药圣见报应已成,归位交旨去了。
这里乔通一日比一日重,整疼了七天才略轻些。自此,三日好两日歹,总不收口,长了管子,生出蛆蚱,臭不可闻。妇人急了,请了几个太医胡针乱灸,医药无效。就只嘴壮,吃了猪的想羊的。日往月来,整受了三年罪,还是想起讹和尚起誓,大概中了誓了罢?叫浑家药王庙上供烧香。正对着三年限满,花了个精光才好了些。此是后话不题。有谚语四句为证:
使心弄心,自弄自身。
暗使机关,神目如电。
不言乔通之事。且说这日到了八月十五日,是月娘的生日。西门庆在小卷棚挂了匾名怡情斋,就在那里摆酒。众姊妹与月娘庆寿。有吴二舅、乔大户、谢希大、常时节、聂先生、贲弟付、大妗子、二妗子、大户娘子、应二娘子、薛姑子、王姑子,都有礼物。还有李桂姐、吴银儿也来上寿。叫了南十番与李铭、吴惠。预备了供月儿的香蜡纸马。
众客到齐,在大卷棚聚景堂安席。西门庆让了座,摆上南北碗菜,把酒来斟。众人与官人拿了酒说:“今日与往日不同,新挂了匾是一喜,大嫂子的好日子是一喜,中秋节这样好天气又是一喜,一连三件喜事,可要吃尽醉方休。”官人说:“多谢吉言。”说着,十番奏动,真有绕梁之音,李铭、吴惠与春鸿、文珮唱南曲儿,十分幽雅。
怡情斋也是一样筵席。众姊妹与月娘斟了酒,丫环仆妇都拜了寿。月娘与众亲眷安了席。大家坐下,李桂姐说:“我们无别的奉敬,好好的唱两个寿曲与老妈祝寿。”说罢,与吴银儿每人唱了一个。月娘说:“干女儿乏了,叫他们唱吧。”四个家乐答应,只听的琵琶三弦,弹的美耳中听,扮了昆腔,又唱小曲,甚是热闹。
饮了一会,众姊妹猜拳行令,击鼓传花。春娘说:“今年倒有趣,这里挂了匾。咱们就在此处供月光,还要多热闹热闹。大家多吃几杯。”大户娘子说:“这块匾写的实在好,是赵字体罢?”蓝姐说:“像欧字。古语云:一字值千金。白得了三千两银子。”应二娘子道:“我只要一半银子,不要这三个字。”说的大家都笑了。又饮了一回,上了羹汤、点心,吃了饭。月光上来了,月娘叫众丫环摆上祭礼,点上香烛。月娘拈了香,众姊妹行了礼。点了宫灯、羊角灯。众亲眷一同赏月。薛姑子、王姑子唱佛曲儿。果然是灯月交辉,一天如水。
正在热闹中间,官人见四个家乐唱完了,想起了玳安不在家。抽空子往小玉努了个嘴,先就溜了。走到玳安房中,黑影子里坐着。
少时,小玉进房。把隔扇就关了。官人一见,满心欢喜。说:“好一个随机应变的小肉儿,终日捞不着你。今日咱们可自在耍耍。”虽是下屋,倒也干净。铺着潞绸被褥,也熏的香香的。小玉禁当不起,说:“爹饶了小玉儿罢。”官人说:“玉儿,你是谁的儿子?”小玉说:“是爹的儿子。”又问:“是谁的宝贝?”小玉拿着声儿说:“是我亲亲的爹的宝贝。”官人大喜,说:“你好生侍奉我,明日我与你三娘要几颗珠子与你镶簪子戴,还给你做套好衣服。”小玉说:“我不能磕头。”复又做出百般的风情,撒娇撒痴。二人穿了衣服,小玉抿了头。官人说:“我先去了,众人还无散呢!”小玉说:“趁厨房里无人,爹先去,我随后就到。”
于是,西门庆来到大卷棚,众人早已散了。复又回归旧路,往春娘楼上来。楚云说:“爹来了?”官人进房,春娘说:“怎么不在别处?过团圆节,来我这里来做什么?”官人说:“我来睡觉。”春娘说:“往谁屋里?”官人说:“往你们俩人睡。”春娘吐了一口说:“我也不说破了。楚姐问他:脸往那里去了?”楚云说:“爹四面都是脑勺子,脸叫熊舔了去了。”官人也笑了,说:“谁与你们胡咧!弄点酒儿喝吧。”春娘说:“他答应不上来就饶了他,赏他点酒儿补补元气。”叫玉香放了桌子,摆了一桌子月饼、果子,官人、春娘、楚云三人对饮,赛着告干,左一蛊右一蛊,把楚云灌的竹叶穿心,桃花上脸,撒娇撒痴,烧的受不的。借着酒性脱了个光脊梁,露出个桃花瓣一般的白肉,两只小胳膊像嫩藕一般,戴着两个金响镯,穿着苹果绿掐金夕裤,大红乡鸳鸯兜肚,杏黄五色排穗汗巾,配着大红高底三寸弓鞋,衬着美容粉面。两鬓堆鸦,醉眼乜斜,樱桃含笑,又眸流盼,越显的千娇百媚,活像个酒醉的杨妃、灯儿下的美人。官人一见,把楚云抱起来,推着春梅进入暖阁,放下了青纱戳花帐幔。
这一夜非寻常可比。小玉香在帐外看的真切。笑语声喧。丫头看的如痴如醉,咬指托腮,一阵逆乱就睡着了。这一来毕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