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一篇颇负盛名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主人公福贵出生地主富裕家庭,由于年轻时贪图享乐、沉迷赌博,后被赌局骗至家道中落,从地主家少爷沦落为一贫如洗的农民。
随着大时代的变迁,福贵的家人因各种原因不幸相继离世,最后只剩他自己孑然一身。
小说中的各色主要人物,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都不能平平安安地活下来,只剩下富贵一人守着一头老牛勉强活着。
小说的主题有点灰暗,但在福贵以第一人称的轻松叙述下,也稍稍缓解了那种生命无常的沉重感。这或许是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再次谈及自己的故事,一切都变得平常。
1.日子虽苦,能勉强活着就好。
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不易,有的遭遇意外,有的被时势逼上绝路,能活着就好。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小人物们似乎没有多少的自我选择权,只能随波逐流。
在某些荒诞的时代背景之下,小人物的生活很可能朝不保夕,甚至弄不好,连命也丢了。
福贵曾经的战友春生,经历过战争的九死一生,被国民党军追过壮丁,后来投奔到革命的队伍,也算是一名革命军人。好不容易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退伍后当上一县之长。
生活对春生来说,经历过生死考验,熬到解放后,总算是苦尽甘来了。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偏偏遇上文革时期,也难逃一劫,被批斗至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也未难好好地活下去。
人生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突遭意外。生死面前,能抱有希望,还能好好地活着,似乎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2.家人的相互扶持很重要。
生活虽然苦,但在小说中也能看到福贵一家相互扶持、相互关心颇为温情的一面。
妻子家珍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妇女,纵使福贵因赌博败光家业,生活陷于困境,她对福贵依然是不离不弃。
家珍体谅福贵维持家庭的艰难,家里再怎么艰难也要跟着福贵生活,尽自己的能力操持家务、下田干活,在福贵一无所有之际,也坚守着这个家。
女儿凤霞也是十分懂事的,虽然身患耳疾,说不了话,也尽自己所能,为家中分担家务活,下田干活。
家人的相互扶持,让福贵看到了希望,尽管生活中出现各种不如意之事,频遭意外,他一直在努力为着这个家而坚强活着。
3.普通打工人的生活也都是辛苦的,努力活着,为家人、为生活打拼。
反观当下普通打工人的生活,在工作、生活、家庭的多重压力下,生活也相当不易。35岁中年危机、996工作制、职场的内卷化现象、工作指标的重重加码,当代人也是压力巨大。
但对比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兴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苟且地活着,还可以有机会追求诗和远方。
我觉得,小说作者想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至少我们极少直面生存问题的机会。过去的某些年代,人们的唯一希望,仅仅只剩下好好活着。
生活不易,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此刻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近期发生的河南郑州暴雨灾害,又有多少不幸的家庭产生。
吐槽点:
小说中写女婿二喜的去世,也就简单地交侍在工地干活时被水泥板砸死了,这样的结局也未免过于简单了。
小说的最后部分,为把主人公福贵写成孤家寡人,硬是几段就把孙子苦根写死了,有点草草结尾的感觉。